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政
打造“有思想的‘啄木鸟’”党建品牌 为建设新时代审计铁军增光添彩
2018-03-16 10:09:50   来源:今日湖北

荆门市审计局

去年以来,荆门市审计局新一届党组围绕争做“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啄木鸟”,为建设新时代审计铁军增光添彩的主题主线,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争当“脑子活、眼睛亮、嘴巴锋、抓力牢、羽毛洁”有思想的“啄木鸟”,全力打造审计机关党建品牌。其主要做法先后被《半月谈》《中国审计》《湖北日报》宣传推介。

一、“铁心”向党,赤胆忠诚,锻造有信仰的团队

一是学思践悟“补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员主题活动日”、“两学一做”活动和“月训季讲”为抓手,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集中研学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中央、省、市关于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姻办学,与上海长宁区审计局、江苏盐城市审计局建立对口学习交流制度。全局党员干部年均摘抄学习笔记超过2万字,累计撰写心得体会320余篇,发表理论文章160多篇。通过系统学、扎实践、认真悟,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服从核心、追随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活动搭台“聚力”。推行“党员主题活动日+”,将支部活动与精准扶贫、帮扶企业、主题党课、警示教育等紧密结合,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在广大干部受教育的同时,帮助包联村扶贫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帮助华能荆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解决了生活用水难、职工住房房产证办理等多个难题。面向全省开展“审计铁军杯”征文比赛和微电影创作大赛,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审计文化、审计人员精神风貌和审计作为,创作出了荆门审计第一部微电影《啄木声声》,被审计署网站发表。大力开展“书香机关”建设,1名党员干部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和摄影家协会会员,2名党员入选省诗词协会会员,并出任省诗词学会财政税务审计分会常务理事,诗词创作荣获湖北省诗词学会财政税务审计分会第二届“诗苑杯”诗词创作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大力开展“告别餐桌走向书桌,告别酒场走向运动场”系列文体活动,组建了9个类别的兴趣小组,培养党员干部向上向善的生活情趣。还积极开展道德讲堂、“三关爱”、“邻里守望”、学雷锋志愿活动等,通过党建带工建、推团建、促妇建,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审计正能量。

三是标准指引“创优”。出台“有思想的‘啄木鸟’”认定标准,突出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的认定,丰富“有思想的‘啄木鸟’”内涵和外延,建立读书小组、义工小组、计算机攻关小组和“有思想的啄木鸟”突击队四个载体,积极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有思想的‘啄木鸟’在行动”专题活动,促进局领导班子、党支部、县市区局、普通党员四个层面的“在行动”见行动、见成效,不断将有思想的啄木鸟党建品牌具体化、路径化。还分为“审情清、脑子活,重点明、眼睛亮,本领硬、嘴巴锋,功夫深、抓力牢,形象好、羽毛洁”五类,共评选出了20多名优秀党员干部,授予他们“有思想的‘啄木鸟’”荣誉称号。通过选树标杆,激发工作动能,全局上下比学赶超、奋发进取的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铁翅”高展,搏击长空,锻造有作为的团队

一是“固定+流动”,双轨交融。创新“审计组+临时党支部”模式,执行审计任务30天以上、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审计组,进驻前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到审计业务与党建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担。2017年,累计外派6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审计工作,成立临时党支部32个次,局党组主要负责人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临时党支部活动10余次。

二是“规范+创新”,双翼齐飞。着力虚功实做、实功真做、真功长做,推进党建精细化管理,制定了支部管理办法,规范“三会一课”、党员评议、组织生活、谈心谈话。推行党建工作台账管理,做到凡事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有结果。规范党员执法行为,出台了审计“八条温馨提示”,明确审计职责边界;退出与审计法定职责无关的议事协调机构10多个,剥离赘责;出台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指南》、修改完善了《荆门市市级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办法》,取消了政府投资审计简易程序。创建局党组班子成员和各支部党建工作清单责任制,印制《清单管理手册》,细化50多项具体指标,纳入积分制考核。创建党员自评、群众测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五评”模式,全面评价党员业绩。创立党员创新示范岗,探索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暨干部任前考评制、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办法等8项试点,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经验做法被审计署经责通讯采用,这是荆门审计历史上的第一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经验做法推广全省,以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三是“舞台+擂台”,双台联动。积极为干部成长搭台,在职务晋升上,只要条件成熟、业绩突出,择优提拔重用;在待遇保障上,只要符合政策规定,收入尽量就高不就低;在学习培训上,只要有愿望、有机会,全力支持。大力实施“审计铁军训练营”、“青年近卫军”、“导师组”行动计划,开展“四手”竞赛、能力大比武、审计质量晾晒评比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新创业。2017年,5名党员被派至南京审计大学、省审计厅学习充电,12名年轻干部通过竞选担任项目主审,2名同志取得研究生学历,2人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4篇优秀论文和5篇调研文章在全省获奖,其中有2篇调研文章荣获全省一等奖,占全省五分之一,创历史新高。报送的《审计机关绩效评估研究》研究课题,成为全省地方审计机关唯一入选湖北审计学会2017年度重点科研立项课题。

三、“铁喙”出击,较真碰硬,锻造有担当的团队

一是聚焦突出问题,敢于亮剑。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发挥党的“忠诚卫士”和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作用,突出关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深挖细查涉农惠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问题。2017年,完成审计项目187个,超计划数70个,创历史新高,查出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48.8亿元,核减政府投资资金3.08亿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2.86亿元,88条审计意见和建议被采纳,审计建设性作用进一步彰显。移送案件线索17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审计结果,共问责追责相关责任人28人。全年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审计专报(要情)27篇,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62篇(次),创历史新高。其中报送的《我市原迁移民直补资金审核发放亟待规范》专报,被市主要领导批示后,在全市移民系统掀起问责风暴,10多名干部受到纪律处分。

二是聚焦精准审计,借力联动。在力量统筹上,实行兵团联合作战,公开招标入库21家社会中介机构,吸纳110名注册会计师、73名造价师和300多名中级以上职称财务人员和造价员成立备选人才库,并成立“审计专家智库”。在项目统筹上,推行“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建设项目审计+负债审计+绩效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经责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1+N”“1拖N”模式,做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在技术手段上,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海量数据中实施精准审计。

三是聚焦质效提升,主动创新。在全国首创审计流程“六优化”、审计质量“六亮晒”、风险防控“六戒令”等举措,推动审计程序从24个“瘦身”为18个,项目平均节约时间6.4天,效能提升15%左右。审计绩效评估等10多项审计工作创新经验被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在全国、全省推介;连续九年保持全省审计综合量化考核优秀等次,每年均有1—2个项目荣获全国、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一、二等奖。

四、“铁骨”傲立,抢拼严实,锻造有规矩的团队

一是切实压实“两个责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划清党组班子、党组负责人、党组班子成员三块“责任田”,厘清“两个责任”清单,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反腐倡廉责任落实机制。支持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履行工作职责,定期碰头研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支持查办案件。

二是持续抓实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忠诚审计、团结协作、向上向善、干净担当、敢打胜仗”的荆门审计精神,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指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走出机械执法、死抠条文的工作误区,出台了《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审计工作中需审慎对待的30种情形,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坚持将作决策、抓督查、保落实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启动三轮“大督查、大公开、大提速”行动计划,重拳整治“庸懒散慢”问题,共点名道姓通报不按规定人数参与审计取证、不履行请假手续脱岗、漏打考勤等问题20多人次。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周报制、AB角工作制和去向公示制,推行“非常6+1”举措,每人每年至少完成6篇宣传信息和1篇调研文稿,全年共发表宣传信息680多条。

三是始终坚守廉政底线。全力打造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铁军,坚持把各项廉政规定、纪律要求作为每位审计党员干部的“必修课”,邀请湖南省怀化市审计局主要负责人为全体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守住欲望底线》,组织观看廉政片《规矩》等,持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抓好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晾晒”,加强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报告等关键节点控制,严防死守审计风险点83个,风险防控迈出重要步伐,作为全省唯一地市州审计局受邀参加了中国审计学会举办的“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成果交流暨专题研讨会,《政府投资审计风险防控初探》调研课题,成功入选《全国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成果汇编》。出台了违反“六个绝不允许”责任追究办法,杜绝23种失当行为,促进“他律”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转化成了干部的“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日渐成为广大审计人员的行动自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