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大数据比对发现,你镇有三家企业在近五年内多次抱团投标、轮流中标多个村级工程项目,且三家企业股东、监事均存在关联,请进一步跟进核查。”前不久,荆州市沙市区纪委监委将数据比对发现的疑似问题转交锣场镇纪委,通过调查核实,涉事4名党员干部被立案审查。
这是沙市区纪委监委探索“数据采集-建模分析-发现问题-线索推送-核查处置-结果反馈”全流程监督闭环的具体事例之一。今年以来,沙市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智慧监督,联合区政数局针对招投标领域重点问题,搭建10类数据比对分析模型,调取全区相关项目数据信息6125条,厘清关键要素,通过分析比对,精准扫描异常数据,以数据关联锁定“关系链”,精准揭开招投标领域违规违纪问题“隐身衣”。
“我们接入工商登记信息、党员干部信息,建立区发改局项目批复、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项目、各镇(街道)村(社区)组织交易项目等子数据库,对异常数据又开展了二次比对、综合分析,最终锁定52条疑似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是前提,核是关键。沙市区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联合区政数局、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对锁定的复杂疑似问题开展交叉核查,深挖围标串标问题背后存在的党员干部审核把关不严、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利益输送等问题,目前已推动立案8人。
招投标领域问题必须从严查处,更要源头预防、系统施治。该区纪委监委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例,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查漏补缺,督促区政数局针对近年来招标人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招标代理机构履职不规范等问题,制定《加强沙市区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招标人代表管理工作指引》《沙市区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动财政、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水利等多个行业部门分领域系统梳理廉政风险点36个,研究加强镇村项目招标投标监管措施11项。
“以数据赋能规范招投标领域从业行为,实现数据在线分析、报表在线生成、监督在线开展。”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激发大数据赋能监督活力,实现从“有效数据”到“有效监督”再到“有效治理”转变,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荆州市沙市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