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污水管网项目占用了农户和村集体的作业道需要补偿,但有农户上报的征迁补偿面积与实际面积明显不符。”不久前,南漳县城关镇纪委在开展“三资”清理工作中,临沮岗村纪检委员李静发现了一笔可疑资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工作人员发现共有13户村民账面征迁补偿面积比实际面积多,村纪检委员李静立即将线索上报镇纪委,并配合调查专班对该项目补偿资金进行核查。
在镇纪委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时任村两委干部李某、张某将占用村集体作业道面积添加在13户农户被征用土地面积内以套取项目补偿资金,在原村党支部书记王某的授意下,李某、张某将此笔资金用于村级其他支出。最终,3名村干部均受到党纪处分。
针对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合力不足等难题,今年以来,南漳县纪委监委从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入手,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监督力量,选优配齐全县309个村(社区)纪检委员,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实现“一肩挑”,整合了村级监督力量。同时,联合组织、民政、财政等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村(社区)纪检委员补贴纳入县、镇两级年度财政预算,强化了工作保障,激活了监督网络“神经末梢”。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纪检干部监督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今年7月,南漳县纪委监委依托县委党校阵地,分4期对309名村(社区)纪检委员进行集中轮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围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认定、纪检委员规范履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专题教学辅导。同时,制定《南漳县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梳理决策咨询、工程采购等“必须为”事项5大类22项,查找救助资金发放、优亲厚友等“不可为”廉政风险点34个,全面提升村级纪检委员政治业务能力,将基层“前哨”真正打造成监督一线“尖兵”。
同时,南漳县纪委监委整合县镇村三级监督力量,建立“1+2+3+4”工作机制,成立“1个班子成员+2个纪检监察室+3个派出机构+4个镇区”的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协作区,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跟案学习、以案代训、案件质量评查等,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能力,有效破解基层地方小、熟人多、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难题。今年以来,南漳县纪委监委依靠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39个,立案查处村级党员干部108人,同比上升35%。
“我们将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鲜明导向, 坚持力量下移,重心下沉,持续在统筹监督力量、加大办案力度、提升监督效能上下功夫,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南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