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政
湖北一地3人被处理
2024-08-09 09:30:31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一家不在片内的企业,为何出现在企业奖补资金发放名单中,且还发放了两次?”日前,襄阳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针对企业奖补资金发放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向该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发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切实堵塞制度漏洞。

事情得从该区开展的一次巡察说起。2023年襄阳高新区党工委第三巡察组进驻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党组开展巡察,在查阅近几年所有企业奖励申报材料时,发现一家民营电气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地不在片内,不符合奖励申报要求,却通过审核获取奖补资金5万元。

“涉企奖补政策如果不能公正公平落实,不仅损害民营企业切身利益,还会对营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巡察组当即展开调查。

带着疑问,巡察组循线深挖,发现该企业随后还享受了产值增幅奖励,但奇怪的是,在这次的企业奖补申报材料中,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地却显示是高新区。巡察干部迅速联系市场监管部门,调取企业登记注册资料,证实这家企业注册地一直在外地,并不符合奖补资金申报条件。

巡察组将该问题线索移送区纪检监察工委。该区纪检监察工委立即成立核查组深入调查,很快弄清了企业奖补资金申报受理的流程:企业奖补发放标准文件对外公开后,由企业先自查自评,经过乡镇政府(园区办公室)初审初核,最后由区经济贸易局终审通过后发放。

“当时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实在是太多了,我没有一一细看,只是审核了产值是否符合要求,没想到这家企业的注册地不在本地。”核查组来到受理企业奖补材料的高新区团山镇(高新园办)了解情况,负责该工作的人员何某说道。

“我们看到团山镇(高新园办)已经审核通过了,就没有仔细去逐条逐项检查核实,于是就发放了奖补资金。”该区经济贸易局工作人员邬某说。

经进一步核查了解发现,这家企业在明知不符合奖补资金申报条件的情况下,第一次蒙混过关后尝到了甜头,随后又采取伪造营业执照的方式,再次骗取奖补资金。

事实调查清楚后,该区纪检监察工委对3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并从企业追回25万元骗补资金,同时将涉事企业涉嫌诈骗问题线索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处理违纪违法干部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从源头防范、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才是目的。该区经济贸易发展局收到纪检监察建议书后,立即对2019年以来全区所有工业企业申报奖补资金资料进行全面复核,整改问题11个,挽回资金51.75万元;对重点岗位人员加强警示教育,开展全员培训,并围绕奖补资金申报、审批、拨付、监管等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制定完善制度4项,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完善企业奖补资金的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既有秩序又富活力的营商环境。(张凡 席华君)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