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政
湖北一地调查涉嫌行贿人员29人
2024-05-20 10:04:33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某街道原党工委副书记魏某在项目建设中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并收受贿赂;3名公职人员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串标……”近日,鄂州市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系列政商勾连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鄂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腐败等问题,坚持严的基调,向政商交往中各种作风和腐败问题持续亮剑,整合监督力量,发挥“室组地”“纪巡”联动监督作用,把监督“探头”延伸到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对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落实、作风状态、勤政廉政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党政机关干部干预和插手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收受企业礼品礼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同时,研究制定《鄂州市纪检监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贯通协调机制》,联合公安、审计、住建、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开展违规吃喝问题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发现的政商勾连问题线索深挖细查,斩断以权逐利、以利围权的腐败链条。

在以零容忍态度惩贪治腐,加大案件查办强化震慑力度的同时,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以案促建,督促相关单位、部门查补制度机制漏洞,从源头上防范权力运行不规范不透明、监督制约力度不够等问题。

“针对某学校原党总支书记、校长戴某插手工程建设肆意收敛钱财等问题,我们推动该学校制定招标整改办法和经费支出报账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机制,最大限度压缩政商勾连操作空间。”该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道。

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类案分析,找出案发规律及共性问题,针对症结和漏洞,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扎紧制度笼子。推动住建、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部门制定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领域从业主体“红黑”名单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政策指引等80余项制度规定,进一步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为彻底斩断“围猎”与被“围猎”的利益链,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既坚决查处政商勾连腐败分子,又严厉打击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行贿人,尤其是多次行贿、巨额行贿、向多人行贿的不法商人老板。同时,不断完善“行贿人”黑名单制度,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多措并举提高打击行贿行为的精准性、有效性。据悉,去年以来该市共立案审查调查涉嫌行贿人员29人。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还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该市纪委监委注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厘清政商交往边界,指导市委统战部发布《鄂州市鼓励各级干部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的八条举措》,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梁子湖区纪委监委向党员干部发放《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倡议书》,进一步规范党政部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行为。华容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取酬问题专项整治,推动规范政商交往、规范权力运行。

“我们建立政商勾连问题线索优先研判处置、跟踪督办和重点查办机制,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该查处的查处、该问责的问责、该通报的通报,并持续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提升治理,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清障护航。”该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