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解读《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全媒体记者 贾冰)2109年12月17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湖北省深化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政策解读。
2018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证照分离”改革。《方案》出台一年来为我省增强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发展等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18条具体措施保障改革落地
该《方案》共分三大部分,由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构成,将要求细化、具体化、本地化成18条具体措施。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基础上,又结合我省实际和试点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主要包括:一是对食品相关产品实行告知承诺审批。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发证机关在受理环节经过形式审查后,当场发放许可证,并将发证信息即时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和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分别推送至各地责任部门,由当地在一个月内实行证后全覆盖例行检查。
二是严格落实对期满换证的企业“绿色通道”政策,即期满换证企业做出生产条件未发生变化承诺的,免于实地核查。
三是开展容缺受理,对不影响实质性审查的误填信息,允许申请人做出书面更正说明,待后置现场审查时修正,由核查组现场确认。
四是精简审批材料。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未受到行政处罚证明等可以通过政府信息系统查询的材料和证明事项逐步取消。
这些措施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减轻申请企业成本和负担。
“零跑路”让更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方案》出台时,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共计24类。2019年9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决定》调整后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共10类,减少了近60%。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随着生产许可产品类别的减少,全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从3800余家减少到1585家,2200余家企业可以依法自主经营。
目前生产许可证申请、受理、审批已经全部可以在湖北政务网上办理,申请企业只需按照要求在网上填报上传申请单、承诺书、检测报告,食品相关产品即可当场发证,其他产品(危险化学品除外)发证不超过9个工作日,许可证书由发证机关免费寄送申请企业,实现企业“零跑路”。
减证不减责 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将市场敞得更开,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如何做到放得了,管得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履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做到减证不减责。
各市场监管部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监管手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获证企业的日常检查,对取消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加大产品质量监督和抽查力度,增加监督抽查频次,加大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力度,加强跟踪抽查,推动将抽查结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有效震慑。
据了解,今年我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