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诚履职。1995年,组织安排我从政府办公室到乡镇工作。2003年,组织将我从赤壁调到通山县政府工作。2010年10月,组织调我到市供销社工作。2013年3月,组织安排我到市科技局工作。面对工作调动,我深知到乡镇工作十分艰辛、到通山工作远离家人、到供销社工作要面对巨大的改制困难、到科技局工作要扭转科技创新滞后的局面。面对压力,我首先想到我是一名党员,必须对党忠诚,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对岗位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在科技局工作三年来,不管是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业务工作,我坚持做到忠诚履职、从不推卸。任务在肩,做到能办的马上办,不好办的创造条件也要办,带领一班人,以不服输的劲头,尽力办好。而这一切都源于组织对我的培养,我必须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信任。
尽责担当。一是围绕大局在谋划上尽责。到科技局上班后,我带领班子成员、业务骨干一口气搞了两个多月的调研,跑遍了6个县市区和咸宁高新区,50多家企业,10多个部门,还到了5个兄弟市州考察学习,厘清了工作思路,确定了总体目标和24项赶超的具体指标。二是围绕目标在落实上尽责。我先是将任务细化到县市区局和科室,将责任目标细化到个人。同时整合资源,成立8个重点工作专班,实行一月一督办,确保目标任务干在实处、落到实处。3年来,我们每年都要举行1-2次大型的产学研合作活动,组织100多家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并在全市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利倍增、成果大转化、科技企业培育和科技行政服务能力大提升等“五大工程”。三是带好队伍在实践中尽责。我始终做到率先垂范,从不做“甩手掌柜”,主动担当,深入一线,以钉钉子的精神带领干部职工把工作一抓到底,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全局上下呈现“比学赶帮、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砥砺前行。这些年,无论是在基层任职,还是在市直部门担任主职,我都尽心尽责做工作,因为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职责。到科技局工作以后,我一年接一年的努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有望达到150家,提前一年实现目标,高企总数将进入全省市州第一方阵。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也取得实质进展,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评审,有望于今年下半年获批。政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0多所国内外著名大学与我市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在我市转化科技成果50多项,转化总金额3707万元。专利申请量由2013年的606件大幅提升到2015年的1756件,今年有望突破2000件,特别是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幅连续两年全省市州第一。今年,我市被省科技厅推荐为全省三个全国科普先进集体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上表彰。
创新永无止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征程中,我将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无悔躬耕在科技事业中,力争做“信念坚定、勤政廉洁、务实肯干、勇于担当”的合格党员,为咸宁绿色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咸宁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方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