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罗仁泽 方新平 王高伟报道)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中,蕲春县公安局大同派出所按照县公安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依托“一居一警、一村一辅”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风”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最大限度把各类安全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忠诚护航辖区平安,继去年获得全县公安工作综合考核第二名,派出所党支部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后,前不久,该所民警田明明又被蕲春县县局授予个人三等功,派出所所长胡继雄被评为先进共产党员。
一份报表显示,近年来,该所辖区不仅刑事、治安警情持续下降,今年的道路交通和溺水亡人事故均为“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警务前置找“窟窿” 全力以赴护平安
大同是蕲春北部的一个集老区、库区和山区于一体的县际边界乡镇,尽管人口只有3万多,但版图面积却多大140平方公里,社会管控面大,治安形势复杂,交通、安全隐患繁多。
“社会稳定得民心,平安二字重千金!”大同派出所所长胡继雄说:为护航辖区平安!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他们不断健全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机制。
为有效掌握社情,他们以“大清查、大扫除、大清零”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盯“风险清零、隐患清零”目标,全面实行“2+2+N”警务工作模式,以警务室为中心,把警力前移,常态化查找危害社会平安稳定的“窟窿”。
针对近年全国各地电信诈骗活动猖獗的社情,大同派出所结合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坚持防范、打击两手抓,在组织“一居一警、一村一辅”入户,在面对面进行讲解宣读,将反电诈宣传知识送到百姓身边,增强辖区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意识,还结合网络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宣传,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骗、识骗能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的同时,紧盯重大刑事、电信网络诈骗、涉黄涉赌涉毒等群众最揪心、最痛心、最烦心的案(事)件,主动出击找窟窿,全力以赴护平安。
4月26日,小竹冲村村民陈某接到一自称武汉市公安局的陌生男子电话,称其名下的两张湖北农村商业银行账户涉嫌一起刑事案件,要求陈某将两张卡上的资金全部转到一张卡上。
信以为真的陈某按对方要求,边与其QQ聊天边以视频的方式边在自己的手机银行将自己一张银行卡上的50000元钱转到另一张卡上,不想到下午17时,账户上的95500元资金全部被人转走。
大同派出所立即组织专班民警对案件进行研判,在县局刑侦大队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从资金走向入手,巡线追踪,迅速锁定并抓获了广东籍男子蔡某、甘肃籍男子刘某和河南籍男子穆某,为有效地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安全。
警务前置找“窟窿”,全力以赴护平安!一份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大同派出所不仅还破获电诈案件3起,危险驾驶案件7起,贩毒案件1起......有效震慑了犯罪,呵护住了辖区的平安。
强化协作堵“漏洞” 防患未然销风险
护航辖区平安,重在防患于未然!
大同派出所不断加强与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协作,共同堵塞安全“漏洞”,呵护社会平安稳定。
针对境内景区道路危崖多的工作实际,他们组织民辅警以“查交通违法,抓路面管控;查安全隐患,抓源头防范;查安全意识,抓交通宣传”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找堵防”专项攻坚行动。
针对辖区的仙人湖(大同水库)面积大,范围广,夏季,易发溺水险情的实际,在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一居一辅”作用,强化防溺水宣传的同时,沿湖投放600余根救生杆,为辖区群众撑起了一把坚固的“生命防护伞”。
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派出所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常态化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企业,重点单位,重点特殊行业入户走访、定期排查,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精准掌握辖区社情,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的同时,以派出所为主体,主动深化与基层矛调组织的沟通联系,全面形成机制畅通,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调联动”工作体系,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6月28日,柳林村朱赋(化名)准备将门前菜地全部种上蔬菜,而邻居朱曦(化名)则要求在菜地里留一条小路作为下河的通道,为了这条通道,二人激烈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感觉受了委屈的朱曦扬言要报复。
接到社情反馈后,大同派出所迅速启动“多调联动”工作体系,在迅速稳控局面的同时,联合镇、村和国土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就朱赋和朱曦的矛盾纠纷进行联调,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将矛盾化为无形。
优化机制防“透风” 筑牢平安大防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筑牢平安大防线,关键在于防透风。
在蕲春县公安局党委和大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同派出所在各村建立警务室,配备专业的巡防装备,对村组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进行专业化培训,组建了集人民调解、治安信息收集、法制宣传、交通安全、义务消防和抢险救灾等六大职能为一体的“六大员”巡防队伍,形成社会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火墙”。
同时结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的“一村一警 一居一辅”工作机制,在每个村建立一个警务室、在每个垸落建立一个警务联络点和若干个治安中心户,形成派出所—警务室—警务联络点—治安中心户—党员“五级联防”体系,构筑第二道“防火墙”。
“两道“防火墙”各有侧重、互动配合、同时运行,共同守护群众平安!”大同镇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江国兵说:一旦有警情发生,信息第一时间通过‘防火墙’网络纵向传导到公安机关,为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等有效组织行动赢得时间,横向传导到‘六大员’,在附近的巡防员便可及时赶到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5月30日,王街村村民朱某和潘某因土地纠纷,在争议土地上互相破坏对方农作物,村委会调解无效后,二人矛盾进一步升级,6月2日,潘某气急之下用土石堵住朱某大门出口......
一场更大的冲突就要发生的信息通过“防火墙”传递到派出所后,民警在迅速赶赴现场控制住事态发展的同时,及时将社情汇报给党委政府,启动“找堵防”党政闭环工作机制。
在大同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派出所民警联合镇司法所、王街村委会对潘某堵路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就双方的土地归属进行了有效调解.......
一份汇报材料显示:随着两道“防火墙”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同的社会治安面貌大为好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大为减少!社会公众安全感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连续3年稳蕲春15个乡镇办前列。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