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武汉4月23日讯(方政军 方向明)武汉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师、 教授、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廖皓磊对抗疫和灾害医学的研究从2008年开始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过独到见解,疫情期间,记者又和他进行了一次对话,作为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记者:你好!廖教授!春暖花开了,疫情期间,听说你在上个世纪就特别关注太阳与人类健康之间的事,你们研究的论文还获了湖北省的优秀论文奖?是吗?
廖皓磊:对!在地球村里,大家都知道那句话“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类的健康生活,的确离不开太阳光里的紫外线。上个世纪我与我的团队研究了太阳与武汉市交通事故的关系,发现太阳活动的确与武汉市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关联,当时在论文的末尾曾提前4年发表预言:在1997年,武汉市的交通事故将会有所增加,后来的数据证实如此。由于我们的研究填补了湖北省相关研究的空白,故获得了湖北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的二等奖。后来我们还发现病毒繁衍后代的活动,也与太阳活动的强弱及紫外线的强弱密切相关。
记者:太阳活动也与新冠病毒的大流行相关吗?
廖:当然!万物生长靠太阳。病毒也是万物中的一物啊!当外部环境里紫外线、放射线发生明显变化时,就会使病毒发生明显地变异,或形成新的病毒亚型,或被紫外线“谋杀身亡”。如果新变异的病毒,来到人间,我们人体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故十分容易染病患病,并在易感人群中相互传播而出现大流行的现象。如“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时间就横跨了3年的时间(从1918年春季至1920年的春季);造成全球5000多万人的死亡。国内外的学者,早就关注到:流感病毒大流行的确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变化相关联。例如天津CDC的曲文江研究员早在2011年《中国疾病控制杂志》第三期上发表“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关系的探讨”论文中指出:纵观1700~2009年以来发生的16次流感大流行,有13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发生率为7.65%,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发生率(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俗一点来描述的话,就是——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的确与太阳活动有关,也可以说“都是太阳惹的祸”!
记者:这只说明——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大流行的确与太阳活动有关,可这新冠病毒又与太阳活动有什么关系吗?
廖:我们认为: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之所以也与太阳活动的强弱密切相关!是因为新冠病毒与“老冠病毒——SARS病毒”,与流感病毒都属于RNA病毒,它们都拥有RNA的基本结构,都具有“自我复制”、“变异较快”等生物学特点。依理相推,既然流感病毒与太阳相关,那同属RNA病毒的新冠病毒,自然也与太阳活动“脱不了干系”!尽管冠状病毒“登台表演”流行病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可借“他山之石”来推断一下:新冠病毒的大流行的确与太阳活动周期的谷年密切相关。
记者:什么是谷年?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不是11年吗?
廖:对!太阳活动的确是每11年一个周期,在每一个太阳黑子活动的最高那一年,就称之为“峰年”,也是太阳活动的“极大年”;在每个太阳黑子活动最“安静”的那一年,被称之为“谷年”,即太阳活动的“极小年”。“峰年”和“谷年”都是太阳活动的“极值年”。2019年正是太阳第24周期的谷年,用老百姓的话来形容:太阳活动进入到了休眠期,太阳闭上了眼睛,进入到了“睡眠阶段”!在2019全年里,太阳黑子相对数最高为28,太阳黑子相对数为零的天数竟长达:286天。换句话说,在太阳休眠阶段,地球表面接收来自太阳的辐射是明显减少的。以致在2019年元月,武汉地区的紫外线指数为零的天数长达35天,以致城区空气中新冠病毒的密度高是可想而知的。而此时此刻,来自宇宙空间的宇宙射线却“趁虚而入”,因进入到地球村的宇宙射线竟是明显增加的,故使整个地球村里病毒变异的现象明显增多了,促使冠状病毒变异出新的亚型。据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巴西等国家的调查发现:在2019年,各国环境中均发现有新冠病毒在地球村“繁衍后代”的客观证据。
记者:今年,2022年,我们又处在太阳活动周期的什么阶段?
廖:据中科院太阳活动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22年春季,太阳正处第25个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3月份,太阳表面的“闪焰(喷发)”已超过140多次,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增加也超过了预期的2倍,有时最高竟达148。在4月17日,太阳表面就出现了五个较大的黑子群,太阳黑子相对数为78。这些数据不仅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最高记录,而且还接近2003年6月15日,“老冠病毒”在我国“清零”时的水平(当天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为85)。也就是说:目前的太阳早已睁开了“慧眼”,早已进入“活跃期”,太阳投射给整个地球村的紫外线早已明显增加,武汉地区4月17日的紫外线指数约为7~9,已达到第四级——“强”,人们外出都需要涂擦防晒护肤品了。
记者:2003年6月我国的“非典疫情”就“清零”了,为什么这次新冠病毒的疫情,居然持续这么久?都进到了第三个年头啦?
廖:据中科院太阳活动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正位于太阳活动第23个周期的“高峰阶段”;当时太阳黑子相对数最高为236,最低为15;超过100的天数长达:165天(占61%)。也就是说:在“非典流行”的那9个月里,太阳活动呈现出“非常活跃”的状态,能够达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也比近四年(2019~2022)的多的多,当年同样依赖空气传播的“非典病毒”在紫外线的“超常打击”下,传播的能力和毒性均明显下降,故在7月酷夏里就实现了“全球清零”。而2019年的太阳谷年里,太阳一直都还在“睡懒觉”,“慧眼”都没有睁开;到了2020年,太阳还没有全醒(太阳黑子相对数为零的日子,全年仍有217天)。2021年太阳开始慢慢地苏醒了,到了今年(2022),太阳才开始进入到“活跃期”了。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指数为“强度”的好日子也才开始多了起来。
记者:医院里常常用紫外线灯来进行空气消毒,那个紫外线真的能够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吗?
廖:对!紫外线的确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各种致病微生物。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频率介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当紫外线照射病毒或细菌后,可使其内部的DNA链或RNA链断裂,使病毒体内的核酸与蛋白质的交联断裂,当病毒的生物活性丧失之后,病毒就会很快地“离开人世”了。我们利用物理知识来进行空气消毒,属于物理消毒,其消毒成本的确比化学消毒的成本低得多。每逢春季来临,我们人类都喜欢去户外进行春游踏青,这就是人类“与时俱进”的优势行为,充分利用大自然里的“春光”,来消灭我们人体表面小环境里的各种病毒和细菌。
记者:按你这样一说,随着进入太阳活动的“活跃期”,空气中的紫外线就会越来越强,新冠病毒能够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新冠疫情”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廖:我个人预言:随着太阳活动逐渐增强,太阳黑子将会越来越多,来到地球表面的“太阳风——太阳辐射”也将会越来越多,大气层里的紫外线的确会让新冠病毒感到非常“郁闷”的,无论这个“常态病毒”再变异成什么样子,它终将难逃消亡的噩运。况且全国90%人群都接种了新冠疫苗,全国的“免疫屏障”早已构成。如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好日子”很快就要来到了,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记者:借你的吉言,让我们一起人们期待“好日子”快点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