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网站
枫桥经验在麻城 ——发生在景启调解站的故事
2022-03-24 11:08:04   来源:今日湖北

1648090775330924.jpg

本网讯(作者: 蔡群 张秀莲 秦剑峰)编者按: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1963年批示“要各地效仿,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就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出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要求。麻城市在这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该市公安局和龙池桥街道办事处联合创建的“景启调解站”,被市民群众誉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大熔炉”。

说景启,道景启,

景启是咱街道的好民警。

不怕麻烦解民难,

他是我们的“金牌调解员”。

这是传诵在湖北省麻城市龙池桥街道市民中的一段顺口溜。在有着十多万人口的麻城市龙池桥街道,提到民警李景启,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李警官,好人!”“李警官办案处事,我们服!”

在麻城市采访,我们看到市区有多个办公场所挂有“景启调解站”及其调解室的牌子,“景启调解站”已成为该市龙池桥街道市民心中一块靓丽的招牌。

1648091029391879.png 

麻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琪在景启调解站调研

今年59岁的李景启是龙池桥派出所民警,共产党员。他从警三十多年来,不忘入党初心,把心始终与市民贴在一块。他刻苦学习法律知识,立足岗位服务市民,不怕苦不畏难,全心全意解民忧,被当地干部和市民誉为“及时雨”、“铁包公”、“金牌调解员”。

1648091044841499.png 

李景启下沉社区宣传法律知识

2010年春,麻城市公安局在龙池桥派出所成立“李景启调解站”。2020年秋,麻城市公安局、龙池桥办事处又联合充实拓展“景启调解站这个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实战工作平台。十二年来,李景启和景启调解站牢记组织嘱托不辱使命。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集合民间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力量,构建多元化机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市民群众解难,赢得了当地干部和市民的信赖。

景启调解站的调解故事,早已在街道社区热议传播,为市民群众津津乐道,成为街头巷尾的有趣谈资,有的市民甚至如数家珍。“景启调解站”已成为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大熔炉”。

党政合弹钢琴   共唱调解大戏

景启调解站在创立成长发展完善过程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0年春,该市龙池桥街道派出所资深民警李景启学习枫桥经验后,提出了在派出所创立“李景启调解站”的建议,力主探索建立一套合作机制共解社会矛盾纠纷。建议提出后,得到了麻城市公安局领导的肯定,龙池桥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领导对这个新鲜事物给予全力支持。李景启和同事们密切合作,在所办公室门口贴出公示牌,创立了“李景启调解站”。至2019年底,李景启调解站累计调结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

2020年春,全国又一次掀起总结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创建枫桥式派出所的热潮。麻城市公安局、龙池桥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领导总结了“李景启调解站”工作成效和成功经验,认为李景启调解站十年来的探索实践成果,就是麻城版的“枫桥经验”。决定扩大李景启调解站的工作涵盖面,做大做强调解站,做出为民排忧解难的品牌。改在派出所挂牌为街道办事处挂牌,并从办公场所、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景启调解站的建设和运转。成立了“办事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景启调解站组织机构”,构建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李景启为主持调解站日常工作的负责人,专司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新的“景启调解站”办公场所设立在龙池桥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一楼,与街道平安办、司法所左右相邻,以便于协调联动。

1648091058763852.png

麻城市民送锦旗感谢景启调解站为他们排忧解难     

李景启调解站连续十年调解工作积累起来的实践成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创新理论。其服务理念是:“践行枫桥经验、多元化解矛盾、挑战复杂纠纷、实干从我做起”。具体成果有:李景启论化解纠纷“三策”:李景启调解纠纷的“六步曲”;李景启“斩草除根、标本兼治”的调解工作法;李景启论调解建议等等。

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公安局、龙池桥派出所对景启调解站工作的大力支持,激发了李景启和同事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新的“景启调解站”挂牌运转至今,不到两年时间,已调结疑难复杂的各类矛盾纠纷三十九起,为麻城市特别是龙池桥街道平安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有些重大的社会敏感热点案件,也不是李景启和景启调解站所能处置解决得了的,需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202097日下午6时许,龙池街道辖区某学校发生一起学生坠楼事件,景启调解站接到报警后,立即向正在外面出差的麻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龙池桥派出所所长蔡彬汇报,蔡所长马上安排教导员周杰带队火速赶往现场处警,同时通知120急救人员同时赶到学校对学生施救。经全力抢救无效,医生现场宣布该学生“临床死亡”。经过全方位的调查取证和综合分析判断,市公安局对该事件定性为“排除他杀可能”,不构成刑事案件。当即按政策规定将学生遗体送市殡仪馆保存,并要求学校马上通知家长处理后事。

当晚,根据事件调处专班的安排,由李景启负责做学生家长及亲戚的安抚工作。李景启要求学校在酒店安排两间房接待学生家长及亲戚,然后进行艰难的安抚调处工作。他首先听取了学校领导的详细情况介绍,约见了学生家长和重要亲戚,听取了他们的诉求。调处专班又及时将此意外事件向市政法委和办事处党委汇报。相关领导当即决定由龙池桥街道综治办负总责,李景启担任调解的召集人、牵头人和调解主持人,开展紧张的调处工作。历时八天,学生家长最终理性地签订了和解协议,问题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唱好“六步曲” 疏通“顺气渠” 

30多年的从警经历,使李景启积累了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在麻城市警界,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李景启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六步曲”。这也已成为该市民警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程序规范。

李景启的“六步曲”是:第一步,研究案情,找准焦点;第二步,疏通思想,法制教育;第三步,相互检讨,分清责任;第四步,当面主张,相互协商;第五步,分别沟通,提出建议;第六步,达成共识,签订协议。

每调查一个案子,每调解一次纠纷,李景启总是先全面调查研究案件事实,找准争议的焦点问题。他让当事人分别当面充分陈述事实和理由,以便弄清事实的真相。在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后,又给当事人留足面子,搭梯子下台,促使其认错改错。他还特别注重与各方当事人的个别沟通,引导他们回归理性,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谅解,达成和解意见。

1648091070844843.png

业界同行慕名前来景启调解站学习取经

很多当事人报案时气鼓鼓而来,问题妥善解决后舒心而归。李景启也因此被许多当事人称为“及时雨”、“铁包公”、“金牌调解员”。

2021730日上午8时许,龙池桥派出所接到报警称:集美学校施工现场,两个施工人员将附近的一个60岁老人打伤多处,现场围观者上百人,议论纷纷。民警迅速出警并展开调查。上午9时许,学校董事长在龙池桥派出所所长蔡彬的办公室陈述了打架的起因和诉求,强调无论如何要保证学校正常基建施工,否则影响几千学生正常开学。她希望马上释放被传唤在所的两名施工负责人,并申请由老民警李景启负责处理此纠纷。李景启身患多种疾病,正在检查治疗,接到所长电话后,马上赶到所里,面对如此棘手的纠纷欣然领命。

当天上午,李景启安排年轻处警民警尽快完成调查取证工作,所有证据材料由自己审查把关。还邀请辖区土地、规划、社区干部到龙池桥派出所进行沟通,对纠纷正确定性。通过多方面职能部门提供的材料和现场走访调查的材料证实,受伤老人李某的行为是违法的,施工方没有伤害老人的故意,老人和施工方负责人双方都因肢体冲突造成轻微伤,老人伤情略重。李景启给出的调解建议是;老人的治疗检查费用由施工方适当补偿,但老人违法阻碍施工是无理取闹的行为,应批评教育。多方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按照这个集中商定的调处意见,分别做通受伤老人和施工负责人及其家属的工作,通过三个小时艰难沟通,双方当事人接受了调解组的调解建议,当即兑现了补偿款,学校基建施工当天恢复。这起因用地纠纷引发的学校施工方与相邻居民间激烈的肢体冲突,在十个小时内化解,消除了一起恶性群体事件的隐患。

婚姻感情纠纷是近些年来社会矛盾的热点,也是“景启调解站”经常碰到的剪不断、理不清的难点问题。市民的诉求就是自己的责任,李景启和他的同事们从不推诿。

再婚青年邹某、罗某因感情不和闹至麻城法院,已判决离婚。其共同投资的婚房,判决离婚时,邹某分得房屋,应补偿罗某人民币15万元。因补偿款未到位,罗某就暂住婚房内,邹某外出打工挣钱还债。2017年底,双方到法院执行局办理最后一笔补偿款的兑现手续后,罗某准备退房,邹某马上更换了婚房内的门锁,将罗某的生活用品和判决给他的部分家俱锁在婚房内。罗某雇车拖家俱拿自己的物品时,气急之下砸坏了门锁,搬走自己家俱和物品。邹某报警谎称自己家中有大笔现金和多种物品被盗,怀疑是前夫罗某所为,要求公安机关追究罗某的刑事责任。

李景启调查取证后,认为不构成刑事案件,并向邹某告知了调查情况。邹某为泄愤报复罗某,坚决要求行政拘留罗某。李景启通知社区民警、干部、邻居及双方亲友共同做工作,对双方过激的言行分别进行了批评教育、警告。最终双方检讨了自己的过错,罗某赔偿了砸门的损失,双方表示再不追究对方责任。

一竿到底除隐患 “斩草除根”不甩锅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执法单位或接警人对于群众求助的不构成治安、刑事案件的突发性事件,如意外死亡、工伤工亡、意外伤害等民事侵权案件,以不属于自己职责为由,推诿甩锅,一概拒之门外。群众维权诉求无人受理后产生怨愤,矛盾激化后引发治安灾难。

李景启和他的“景启调解站”的同事们的态度是:对群众报警上访求助的问题,实行标本兼治,斩草除根,不推诿甩锅。具体做法是:先解决冲突双方的思想问题,再解决实体争议问题;先解决引发治安案件的民事争议问题,再解决肢体冲突或财产损失的赔偿问题。先挖根,再治表,标本兼治,一竿子插到底,一次性彻底解决当事人的相关争议问题,从根本上消除治安隐患。

城西社区居民董某与下岗职工罗某的借款合同纠纷案,黄冈市法院二审终审判决董某应给与罗某借款本息共七万人民币。因董某坚持其中的2万元借款已还罗某,但又无证据证明而败诉。董某负气离家出走6年未归,法院执行不能到位。身患多种疾病的罗某到董某哥哥家多次讨债无果,就在他家住下不走。2017年一天早晨,绝望中的罗某情急之下,割腕自杀要挟。接警后,李景启立即带队调查取证。弄清原委后,又经过一天的艰难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罗某放弃其中有争议的2万元债权,董某分两年兑现5万元债务,并到法院执行局办理了执行和解的相关手续。第二天,董某兑现了首期偿还款二万元。

七里桥村付家畈塆付某甲先做成楼房,其邻居付某乙后拆老屋做新房,因基脚靠付某甲家太近,挖槽处理基脚时,造成付某甲新做楼房的墙体下沉,墙体出现多处裂痕。两家纠纷诉至麻城法院,一审判决生效后,付某甲见判决确定的付某乙赔偿给自己损失总额,不足以支付这场官司的鉴定费、诉讼费、代理费之和。付某甲吃了“哑巴亏”无处发泄怨气,横下一条心拼命阻止付某乙改建房屋施工,先后发生三次争执和肢体冲突。如果双方的矛盾得不到化解,冲突进一步升级,后果不堪设想。李景启接警后连续三天动员办事处和社区干部以及当事人双方亲友共同做当事人思想劝导工作,以稳住他们的情绪。同时对付某甲房屋周围现场情况作深入的勘察,然后提出调解建议:付某乙除了兑现判决书中的付款义务外,对付某甲另外追加2万元补偿款以示歉意。兑现此款后,付某甲再不能以房屋损失为由阻碍付某乙家施工建房。双方愉快地接收了李景启的建议,并签订和解协议书,兑现补偿款,握手言和。

1648091092204965.png

景启调解站民警李景启与当事人分别沟通

不管“鸡毛蒜皮” 就会“一地鸡毛”

邻里间排水、通道、通风、采光和房屋买卖纠纷等民事争议引发的矛盾纠纷,是街道常见的社会矛盾。此类鸡毛蒜皮的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化解,任其发展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就会“一地鸡毛”。

李景启和他的“景启调解站”遇此类社情警情,总是迎难而上,快速反应。能够当天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至第二天。

2017年秋,龙池桥派出所多次接到龙池桥社区一居民报警,称自己购买的房屋被别人锁了门,不能入住。民警曾先后几次处警,问题没有解决。

临近过年,李景启接到房主陈女士的报警求助后,决心弄明原委,彻底化解购房争议。他当晚传唤锁门的卖主郑某和买主陈某到场。陈某出具购房合同和收款收据。李景启耐心地听取双方陈述,弄清了买主因多种复杂原因没有及时付清买房欠款的原委。当晚,在所值班室,他和社区干部一起与冲突双方进行沟通,指出双方过错,明确双方的责任,否定了卖主高息追索欠款的无理要求,促成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第二天,双方当事人办理了房屋买卖合同公证,陈女士当场付清了郑某全部购房欠款及利息。扯皮多年的房屋买卖纠纷,经李景启耐心的调解得到了圆满解决。

辖区儿童上不了学的事,“景启调解站”也管。

202192日,正是学校开学季。李景启接到白塔河村干部张武的求助,称该村七岁小孩张早浩因户口申报遇阻,上不了学。李景启在电话中详细询问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后,觉得诉求很急迫,容不得半点拖延。他当即将情况向龙池桥派出所所长蔡彬作了汇报,并自告奋勇要求上午就去白塔河村调查核实相关情况。群众诉求无小事,蔡所长也高度重视,并安排户籍民警严格依法审查材料,特事快办。92日上午,李景启到白塔河村调查走访多名知情人,记录多份调查笔录。查明张早浩户口确实申报遇阻,责任在于其不负责任的父母亲。李景启和村干部一道,与小孩爷爷沟通解释户口申报应该走的程序,消除了年迈老人对公安机关和村干部的抱怨情绪。当天下午,在民警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张早浩的奶奶在派出所办结了孙子的户口申报手续。一周后,李景启和村干部一道将张早浩的户口本送到两位老人手中,老人了却了一桩心病。

诸如此类关乎群众利益的“鸡毛蒜皮”的事,“景启调解站”成立十二年来,调解处理的有二百多起。

“景启调解站”是麻城市学习枫桥经验,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调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成功实践结晶,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服务创新。一花引来百花开,现在,一个学习李景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当人民信赖的好民警的风气正在麻城市公安系统蔚然兴起。 


编辑:晓颖

1648091240754166.jpg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