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郭永安 李腾)“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比喻小的疏忽可能酿成大祸,小问题不及时抓,小漏洞不趁早补,将会酿成大患,启示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防微杜渐,居安思危。
2021年10月份以来,黄冈市公安机关8000余名民辅警闻令而动,把开展“找堵防”专项行动作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和黄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下同心,对标对表,把“隐患当事故”,围绕“找得准、堵得住、防得好”的目标要求,多方联动找、多措并举堵、多管齐下防,深入实施“预防警务”,妥善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有效整治了一批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了一批重大风险,在强基础、护稳定、保安全、促发展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黄冈治安防控体系的“平安密卷”,有力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平安稳定大好局面。
坚持高位部署,采取明查暗访,确保找细找透找根源
10月份以来,黄冈市委书记张家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余友斌先后到市公安局实地考察和调研座谈,听取了“找堵防”专项行动、“情指勤舆”合成作战、打击电信网络诈骗、“7.25”专项行动、“一村一辅”全覆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的情况汇报。10月上旬,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并向省厅和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市平安办先后下发《关于切实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集中攻坚行动的通知》(黄平安办【2021】2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全市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和重点人员管理工作统筹部署,推动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平安办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大平安建设格局。
发现隐患,关键在找。黄冈市公安局当即成立由副市长、公安局长王文忠任组长,其他局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局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以上率下,全面深入部署“找堵防”等“预防警务”工作。并将“找堵防”专项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细化方案措施,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找准窟窿、堵住漏洞、防住透风。在强化工作推进中,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主要和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一线作战,分片督导,压实责任。并由王文忠同志采取“四直两不”进行随机暗访和市局“找堵防”工作专班明查两种方式,确保工作走深走实,见时见效。
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主持召开“维稳、禁毒、反电诈”三项工作推进会;浠水县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全县公安重点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找堵防”工作。
黄梅县公安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全面落实专项行动办公办案、隐患整改、信息化建设、装备购置等工作经费。县政府先后投入675万余元对105国道沿线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罗田县公安局切实把镇办、镇政法办、司法所、派出所,以及各社区、村组“网格员”“一村一辅警”等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控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形成整体合力。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深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持续开展“7.25”、“雷火2021”等专项行动,严管严控枪爆危险物品,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较大“窟窿”隐患846条,逐一登记造册、实行销号管理,目前已整改206条。组织了2期全市“警辅通”app应用培训,注册用户4973个,实现全覆盖,用户注册率、信息上报率、矛盾调解办结率均居全省第二。推广了罗田大河岸、蕲春城东、团风总路咀等3个基层典型,抓两头带中间,示范引领、整体推动全市“找堵防”工作。
坚持全警参与,采取倒查问责,确保堵快堵准堵彻底
发现“窟窿”只是开始,及时堵住“窟窿”才是关键。黄冈全市落实“属地+警种”共同找、共同防的责任,紧盯重点人、事、物、场所等治安要素摸排隐患漏洞,分析突出问题,制发重点隐患清单,明确责任,制定具体措施,挂图作战,切实消除风险隐患。
治安部门牵头成立“找堵防”专班,建立协作联动,定期会商、信息互通等工作制度,加强了专项行动的协调督导和考核通报,将“找堵防”专项行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以确保全体民警知责明责担责。对不重视、不认真、不细致和责任措施落实不力,发生个人极端或有影响重大案事件的地方和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倒查问责。
内保部门以“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和成品油市场整治”为重点,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排查整改隐患586条,查封非法加油站点145个,查扣车辆27台、成品油146.3吨。
食药、巡特警部门联合黄冈、黄石、鄂州三地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打击长江流域涉渔涉砂违法犯罪拉动演练活动,进一步提升区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突水平。
刑侦部门通过“扫楼”行动,打掉窝点60个,抓获涉诈嫌疑人613人;通过“断卡”行动,抓获573人,联合惩戒失信人员566人;通过“见面”行动,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新增注册用户79万。网安部门梳理矛盾纠纷线索52条,条条核查落地。开展24小时网上巡查,实行每日工作调度,确保了网上动态平稳。
交警部门约谈全市十大高风险运输企业,停运了一批高风险运输车辆,清除了一批安全隐患。信访科对梳理出的风险隐患信访件,逐案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制定化解稳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目前已化解20余起。
团风、红安、浠水等地密集开展治安清查行动,出动警力2600人次,出动警车700台次,刑事打击160余人,治安处罚480余人。罗田、黄梅、黄州区、龙感湖等地大力检查宾馆、酒店、网吧等200余家,整治治安乱点20余处,下达整改通知书110余份。
英山、蕲春、麻城等地对辖区旅馆、企业、学校、金融网点、加油加气站等“十小”场所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下达整改通知书80余份。武穴、开发区等地清查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水电油气、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120余家,全面摸清底数,及时查找风险隐患和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筑牢公共安全屏障。
坚持长效常治,采取强基固本,确保防早防小防长久
维护社会长期安全稳定,绝非一日之功。全市公安机关将“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以公安党政一体化机制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10号球员”作用,积极推动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平安办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大平安建设格局,全力提升基层基础工作质效和源头治理能力水平。黄冈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从源头上防风险,从机制上找不足,从治本上抓实施,不断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档升级,努力实现“找得准、堵得住、防得好”。
黄冈市局推行中心城区巡逻防控勤务机制改革,建成警务站19个,落实“l、3、5分钟快反”和“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要求,加强医院学校、繁华商业区、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巡逻管控和社会面整体防控。与九江公安机关开展跨江警务协作,建立“情报共享、联防联控、打击犯罪、生态保护、民生服务”五项协作机制,携手打造“中三角”地区警务交流合作新典范。
禁毒部门对全市433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一企一档一专班”工作,逐一上门核查企业所在地、易制毒化学品仓储条件、管理现状、台账资料等运营情况,确保非法生产、购销、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制贩毒犯罪行为得到有力打击。
“情指勤舆”一体化专班按照“研交办督结”闭环机制和“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督到底,日清日结、动态清零”的处置要求,高效服务“维稳、破案、防疫”等重点任务。
蕲春县公安局基层派出所强化组织支撑、群众支撑、科技支撑,探索建立“视频探头+情报研判+社区警务+整体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城区完成“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在农村依托“雪亮工程”,整合“移动看家”、 “天翼看家”、“三老说事”工作室等安防载体,有效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
浠水县公安局将现有的科信部门建设、运维,以及信息化部门的规划、考核等职能统一归并到“情指勤舆”一体化专班,将各警种基础信息的采集需求和录入标准进行合并规划,强化“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意识,实现数据“全网罗”,情报主导警务。
麻城市公安局完善“情指勤舆”一体化平台动态管控机制,抓实排查、化解、回访、评估关键环节,自主开发矛盾纠纷“四色预警”系统,在全局推广应用。
黄州区公安分局东门派出所辖区奥康步行街某教育机构携款“跑路”,187名学生费用未退,30余名教职工工资未发,金额达到百万元。东门派出所第一时间对相关情况进行研判,成立专班,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会同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区司法局及百余名学生家长推举出的代表协商沟通,最后成功要回欠款,堵住了“窟窿”。
黄冈市公安局专项行动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如今在英雄的大别山下,全市公安机关正以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带着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下一步将继续因地制宜地实施“预防警务”,化解矛盾纠纷,消除风险隐患。并一手抓整改落实,一手抓建章立制,健全完善常治长效之策,从源头上补齐短板漏洞,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效果明显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找堵防”工作实施细则,全天候全要素维护黄冈平安和谐,确保“千里大别山,平安在黄冈”的时代承诺,勇于当好新赶考的答卷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