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邹德祥)11月8日上午九时许,望着大片冻得奄奄一息的金丝皇菊,罗田县三里畈镇邱家河村 新农人种植专业合作社邱英豪欲哭无泪。
新农人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邱家河村2018年引进的市场主体,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金丝皇菊 ,合作社投入40多万元购置了采摘、加工设备,带动32户贫困群众每户年增收5000多元。
记者走进种植基地看到,金丝皇菊的花瓣全都变黑了。邱英豪告诉记者,本来过一个星期就能采摘。金丝皇 菊采摘晒干加工后每亩产量100多斤,产值1万元左右。
过去这个时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很少有霜冻天气,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头天晚上突然袭来的霜冻,让 60亩金丝皇菊基本上都烂在地里了。
盖大棚可以有效避免霜冻等自然灾害,但建造60亩大棚需投资50万元,大笔资金投入让邱英豪望而却步。近 年来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大。此事敲响了一记农业安全“警示钟”。
传统农业何时不再“靠天吃饭”?罗田农业种植大户丁际云说,种植户应结合实际增加硬件投入完善防灾基 础设施,提高防灾自救能力;还要破除观念障碍,借力保险机制防范抗御风险灾害。
人保财险一负责人称,建议各地积极开发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推进农业 保险“提质扩面”。可借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效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 能力,让农民生产生活更安心。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