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采茶戏探源
2021-07-03 23:22:25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马民权) 英山自古惯于田歌、畈腔、小调,后易儡伴锣鼓而成采茶戏(亦谓茶戏、草台戏),后习楚韵、京腔、黄梅戏而成风。
采茶戏源于儡即面具歌舞,古代驱魔打鬼收魂法事之用。经唐至宋纳畈腔、采茶歌、村野俚曲入板眼而为雏形。
据考:英山王段两姓家谱,明帝 朱洪武为彰王段舅甥平叛灭匪之功,除各赐高山一望、放马一跑之田地外,还赐108本文戏本于王氏(王子璋),赐宫庭器乐《工尺锣鼓》、《丝弦锣鼓》于段氏(段伯坚》。王姓即以采茶腔演泽108部御赐戏文,为建祠谱戏,后来源于采茶戏的京、汉、楚剧均不可入祠唱谱戏。
自明之后,因逃荒、避战难,英山采茶才演变为“沿山唱采茶,顺水打花鼓”。由此,可以说,英山采茶戏是江淮戏曲之源,京、汉、楚剧之母。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