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陈 寒 ) “轰!轰!轰!”国民党军三发炮弹从九歇山刘家大岗腾空而起,正中长岗谷地开会的刘邓大军某连营地。紧接着,又是连发炮弹飞向直线距离不足千米的长岗谷地。
麻城市民政局三河口镇民政办,纪念碑碑文。
一时间,硝烟四起,炮声隆隆……
4月24日上午,麻城市三河口镇九歇山村晏家塆操场岗,九歇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讲述着70年前发生在九歇山村的那血雨腥风的战斗故事。
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仿佛就在眼前。
九歇山村,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南麓。那里山高林密,东西环山,海拔高度高。南北贯穿中间平原地带的一条大道,是过去河南商城通往湖北麻城、直达武汉的咽喉要道。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自古这里为兵家战略要地。据说,当年龙头沟有一棵几人合围粗的大枫树,一人一挺机枪,足以扼守关口。
麻城市九歇山村汪家洼78岁村民、原九歇山村党支部书记陈达旺。
革命战争年代,九歇山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无数无名英雄、革命烈士在此浴血奋战,献出宝贵生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军民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麻起义等工农武装起义,逐步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里曾是工农武装活跃的地方
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二十八军艰苦转战大别山,牵制国民党正规军,有力支援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战场,创建了抗日根据地。
九歇山村晏家塆77岁村民陈达金。
九歇山,这块红土地,革命红旗,始终高高飘扬。
1946年6月,中原部队实施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1947年,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挥师南征,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建立,对上海、南京、武汉伪政府形成遏制,有力支援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刃插进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但与此同时,无数仁人志士在九歇山留下战斗足迹的同时,也洒下满腔热血。
九歇山村驻村工作队长凌礼存。
1948年春,刘邓大军某部在九歇山凌家塆后山与国民党军主力遭遇,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尽管遭遇强敌,但战士们坚守阵地,英勇顽强,与强敌持续战斗几天几夜,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连长果断决定,带领指战员转移到森林茂密的长岗谷地休整,以期发起新的战斗。
可就在当天,连队部署战斗的消息,不意被国民党小保队刺探到。准确消息,很快传到已行进至三河口石桥铺的国军主力。大批国民党兵迅速折返,抢占有力地形刘家大岗,架起数门大炮,向正在开会的解放军会场连续开炮。
飞来的炮弹正中会场中心,百余名解放军官兵壮烈牺牲。一时间,长岗谷地,血肉横飞,血流成河,鲜血染红了九歇山。后来,解放军战士的尸体被当地老百姓就地掩埋。此地也因此被人称作“死人凹”。解放后,村民在长岗路边修建两座衣冠冢,纪念长岗洼地英勇牺牲的烈士。
那次战斗过后,刘邓大军三名受伤战士被九歇山村陈家大塆老百姓秘密收留。不久,伤痊愈的战士准备归队,村民准备将其送出九歇山。
九歇山村党支部现任副书记凌礼胜。
就在这时,几名暗藏的国民党小保队核心成员发现了这一秘密,假意护送3名解放军战士。在九歇山暗战沟对面的马坊哨,几名小保队抢夺枪支,将罪恶的屠刀刺向没有防备的三名解放军战士。
所幸其中一名战士虽身负重伤,但强忍疼痛,佯装死亡,躲过一劫。几天后,村民在马坊哨发现两名解放军战士遗体,将其厚埋。
后来,那名躲过一劫的解放军战士偷偷返回部队,向首长哭诉暗战沟案真相。全国解放后,部队联合当地政府将几名小保队员打成反革命,让他们的罪恶得到应有的惩处。
罪犯应有的下场,村民大快人心。九歇山这个有多个家庭掩护过革命战士、救治过解放军伤员的村子,因为这块红色土地而而骄傲。村民时常追忆历史,触摸战争遗迹,感恩革命先烈。
至今,在刘家大岗上,有村民捡拾到生锈的弹壳。在九歇山村附近多个山头,依稀可见战士构筑的防御工事,以及挖下的战壕。晏家塆后4个军队训练的操场,轮廓依旧。
1969年,原九歇山大队为纪念革命烈士,将长岗衣冠冢和马坊哨烈士墓移葬在烈士牺牲地附近的九歇山村晏家塆操场岗,自发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纪念革命先烈,并以此为载体进行革命教育活动。
由于纪念碑年久失修,2012年12月,麻城市人民政府、麻城市民政局、三河口镇政府在晏家塆操场岗重建了“九歇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幸福不忘革命先烈,感恩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许许多多无名英雄,永远怀念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而今,每年清明节当地群众自发去烈士纪念碑祭扫陵园。九歇山村党支部在“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党员干部到烈士纪念碑向烈士献花默哀、祭奠先烈。湖北麻城、河南商城、安徽金寨等各地党组织纷纷前往九歇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汲取奋进力量。
九歇山,英雄的山。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70多年前,刘邓大军千里行进,直入群山,成为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英雄史诗。
巍巍九歇山,铮铮英雄魂,无名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也永驻九歇山村人民的心中。
刘家大岗的弹壳、晏家塆后的操场、汪家洼山上的战壕、龙头沟的大枫树、望铺岗的旺铺、陈家大塆的拴马桩、马坊哨的烈士墓、长岗坡上的衣冠冢、操场岗的烈士纪念碑……
这一切,见证了革命先烈驰骋大别山的战斗历程和艰苦生活,见证了党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的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