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陈 寒)4月13日下午,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黄冈市154名个人和78个集体受表彰。
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的先进集体名单里,中共麻城市三河口镇委员会榜上有名!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偏远乡镇,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而且还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这背后凝聚了该镇党委、政府全力脱贫攻坚的心血、饱含了全镇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情怀。
三河口镇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深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集山区、库区、林区于一体的重点贫困乡镇。版图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重点贫困村12个,总人口5万余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93户8347人。已全部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在精准扶贫年度实绩考核中,连续四年被黄冈市评为A等次、连续五年被麻城市评为A等次、2020年被黄冈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该镇坚持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认真落实落实“五个一批”政策,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严把“三个精准”要求,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切实提高三河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科学谋划绘蓝图。
成立双一把手负责制的攻坚指挥部,设立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政策兜底等九个行动专班,强化职责分工,压实主体责任。
围绕“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推动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切实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创新方式,发挥驻村单位帮扶作用,全面精准摸排。
按照“54321”攻坚计划把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两个关键”,发展养殖、食用菌、中药材、乡村旅游“四大产业”,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决战决胜破难题。
依托该镇独特的自然优势,逐渐发展食用菌、野菊花、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全镇已发展香菇150万棒,与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产业对接,打造了黄冈市第一个连片600亩的香菇种植基地。引进培育全省扶贫龙头企业湖北童河顺康农业有限公司,发展产业助脱贫。
建立“扶贫车间”4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利用湖北千菌谷食用菌基地实施包菌棒、包技术、包销售免费服务,带动114户易迁户发展大棚157个。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发展产业合作社,带动123户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
率先启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全镇18个易迁点,共安置易迁户572户1224人。围绕食用菌、油茶和野菊花、天麻、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鼓励易迁户参与易迁点后扶产业发展。吸纳碧枫冲易迁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食用菌和灵芝基地务工,到“扶贫车间”润升电子打工就业。
善作善成出新招。
率先启动“塆组群众会”,开大型塆组群众会524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对面宣讲扶贫政策。连续开展“脱贫之星”、“扶贫之星”等评选活动,营造了脱贫光荣、奉献光荣的良好氛围。
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各级主流媒体上发表宣传报道1200余篇。制作扶贫宣传片《大别山里扶贫路》、编印了扶贫书籍《灵秀三河扶贫路》500本,拍摄抓党建促脱贫题材微电影《三河口》,首创“微孝善”超市。
结合“三乡工程”,优化营商环境,邀请有返乡投资意向的成功人士20余人,共同谋求脱贫致富道路。成功招引武汉领航者执行董事邹昔栋回平斗山村创业、武汉知青教授赵双运落户舒家畈村带动群众致富。
下一步,该镇将坚持精准扶贫“一摘四不摘”基本要求,打造坚强扶贫团队,完善返贫预警机制,健全责任压实制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力量。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