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金培植 王小卫)泱泱华夏,悠悠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国学是我国精神文化的瑰宝;儒道精髓—— “仁”、“义”、“礼”、“智”、“信”,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国学给当代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立下崇高的标杆。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国学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JA128” )的子课题实验学校。近两年该校将国学教育与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相结合,通过国学诵读、国学解读、国学实践三部曲,着力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修养,让学生思想与圣贤共振,见贤思齐,一举一动注重以行践知,从而养成良好习惯。
一、诵读国学美文,丰富精神内涵
课题伊始,该校出台了《“国学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实施方案》,带领全校学生徜徉于国学的悠远世界,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以及自编的《诵读教材》中的“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等作为学生诵读的内容,通过“王者领诵”“课前一吟”“你我对诵”“儿歌唱诵”“亲子诵读”以及观视频、写感想等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让学生爱上了经典诗文的诵读。同时把那些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陶冶高尚情操的知识,饱含励志教育的格言,守望道德信仰的诗篇植入孩子的心田。
二、解读经典内容,领悟国学精髓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诵读效率。每天早自习,朗朗读书声在校园回荡;晨读十分钟,“背诗诵读”热火朝天;国学课上,“论诗解道”趣味盎然;晚上在家,“亲子共读”和谐温馨。每天四读,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徜徉在国学世界中,积累了大量的国学知识,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国学解读时该校将国学内容放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教学。如:在讲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时,老师们设计如下环节: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接下来,老师想检验一下你们是否真理解了,看大屏幕,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对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辨清是非,明白事理。学生还经常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心得,演绎故事,讲身边的小故事等,同学们深度参与到课堂中来,减少单纯的“说教”,加深对国学精髓的理解,同时懂得了如何在生活中去践行。
三、家校携手合作,培养儒雅气质
国学诵读如播种,国学解读如施肥,但两者只停留在知的层面,国学种子能否开花结果,关键在将国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该校经常根据经典进度布置当天的生活作业。如:学习了“置官服,有定位”时,老师们当天就布置学生整理书柜,整理房间等,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该校还制定了“每日一孝”“每日一善”“每周一劳”家校联系作业本,家校联系本如一条彩虹桥,引领学生跨过书本知识,走向多彩生活。通过实践,一双双小手创造了让人惊喜的成果:有的孩子给父母洗脚,拍照配上国学诗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家长欣喜地写道:“这种作业既培养了孩子感恩尽孝的意识,也唤醒了家长深藏于琐事中的孝心,弘扬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的孩子做了一碗蛋炒饭,配上图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家长感慨地说:“长期坚持下去,勤孝礼善诚就会在孩子心中扎根。”家校联系作业本让国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有诗意,有温度,有味道,更有情感的传递。
四、开展特色活动,践行国学理念
古人提倡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能有收获和领悟。该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围绕勤、孝、礼、善、诚等专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每年举行经典诵读专场演出,集诵、吟、背、歌、舞一体,学生是舞台上的主人。不奢求诵读展示达到很高的水准,更注重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展示。一年级学生表演蒙学经典《三字经》时,台上台下,学生齐声唱和,场面蔚为壮观,使人震撼,迸发出热爱经典的激情。麻城市孝感乡移民文化公园举行祭祖活动,该校120名学生吟诵的《少年中国说》气势磅礴,那铿锵有力的读书声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也让在座的每一位麻城人接受了一次心灵的荡涤。庆祝“六一”儿童节,大型的经典诵读节目成为庆祝会上的一道亮丽的特色风景。
在“十元钱.千分爱”活动中,该校倡导学生在10元钱的范围内,用心去做一件感动心灵的事情,并将十元钱教育故事以图文方式呈现。全校师生掀起了活动高潮,涌现了无数温暖的故事:给清洁工送去一杯热豆浆;给年老的外婆送去一顶棉帽;阳台上的鸟巢做“保暖”装置;给生病地同学做贺卡……学生学会了关心身边的弱小者,学会了欣赏和赞美,感受到传递爱心的快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该校经常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聆听英雄们的感人事迹,诵读爱国诗篇。走进移民文化公园,了解移民的历史和艰险,创编移民路上温情故事。在农耕文化园,他们种多肉植物,挖红薯,挥汗如雨,感受劳动最光荣。在研学旅途中,他们珍惜粮食,合作擦桌子,洗碗筷,铺床叠被,一句句经典诗文还不断地从他们嘴里蹦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褛恒念物力维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研学旅行,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小小朗读者,献礼毕业季。”该校《朗读者》活动,如一股清风唤醒人们对国学的热爱,文字与情感的交融,实现了国学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朗读者们用美丽的声音串起了动人的瞬间,诉说着父母的爱意情长,赞颂了师者的智慧博爱,讲述了与竞争对手较劲的痛与快乐……朗读传播国学之美,点亮心灵之光,创造生活之善。
为了学习传统文化,老师们还举行了“续家谱、抄家训、传家风”活动。学生搜集自家家谱,续写家庭三代成员名字,收集他们的感人事迹,让家族榜样激励学生不断前行。老师还组织学生抄写自家家规家训,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将家规家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学生还结合现代生活、学习实际,对家风家训进行修改补充,更好地约束自己。
该校还经常开展“重阳敬老”、清明扫墓、“生活自理”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牢牢刻在学生记忆深处,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春风化雨,滋养学生的心灵,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五、日常激励评价,促进习惯养成。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期间需要老师和家长不断肯定与激励,该校将“德育微评价”方法引入到经国学与养成教育评价中,通过“事微评”“日小结”“周主题”的方式,对国学经典诵读和实践进行自主、小组、教师家长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让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国学教育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带来一片生机。走廊上,校园、教室里,到处装点着国学知识和图片,处处洋溢着国学的氛围。每日诵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国学知识,作文时能引经据典,下笔有神,每年有500多名学生参加各级书法、作文比赛并获得大奖。该校的经典微视频《百里负米》故事表演还获得全国经典视频一等奖。在家里,同学们分担家务,孝敬家人。校园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彬彬有礼,团结协作。国学以其营养的乳汁,滋养着孩子的心灵,他们学以致用,构建了强大的道德体系,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会在国学道路上一路前行。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