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 罗擎云 程珍玉 报道 ) 今日,记者获悉蕲春县管窑镇竹林墩村在大灾之年,村两委和受灾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共谋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保稳、保发展的新路子、新做法,反响强烈,效果明显,值得探究。
蕲春县管窑镇竹林墩村濒临长江。是全县有名的“水袋子”,也是蕲春县长江大堤防汛抗洪的蓄洪区。全村306户,人口1378人。水田、水面各两千多亩。今年入汛以来,全村水田、水面包括群众自留地,坡地全部被淹,一片汪洋。
蕲春县管窑镇竹林墩村被淹现状
为预防群众因灾返贫,确保社会稳定和发展。竹林墩村党支部书记周武能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充分听取老党员,老干部,和广大受灾群众的意见,紧密的结合竹林墩村的当前实际。就灾后生产自救这项工作上,探索出了一条大胆而又凑效的工作方法。
村干张战国带领部分群众投肥投料
一是集体兜底,建立村级股份制水产养殖临时合作机制。专门抽调懂得养殖技术的张战国主任牵头负责多方筹措资金近500万元组建村集体股份制水产养殖场。依据群众被淹的农田、早地和自留地等等面积,按照每亩200元到300元不等,集体兜底补偿群众损失。同时,如果大家不愿意要补偿款,按照每股五万元资金参与入股。据支部书记周武能讲,有100多户,参与了大湖入股。
村干张战国组织群众补投鱼苗
二是打破村、场边界,寻求互助合作。竹林墩村整个蓄洪区,被淹的总面积大约10000亩,涉及管窑镇和八里湖农场,管窑镇包括竹林墩村,西湖里村,岚头矶居委会,双沟农场。八里湖涉及到总场三分场。针对10000多亩被淹水面,竹林墩村村民占有百分之八九十。村党支部一班人,不分镇内镇外,不分你村我村,统一兜底补贴标准和入股标准。打破边界。较好的寻求了统一合作。
村干张战国组织群众给大湖投肥
三是因势利导,多途径增加群众收入。对接团县委,县妇联等相关部门,组织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对年龄大的,不能外出打工的中老年人,就按照每天100到150元的不等标准,到大湖务工,增加村民家庭收入。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