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冈网站
抗疫父子兵 白衣战病毒
2020-03-27 13:12:08   来源:今日湖北

记鄂东罗田县凤山镇簰形塆村共产党员村医林西河

今日湖北网3月26日电(张灿 方向明 方政军)有人说白色是世间最纯洁高贵的颜色,但是在“疫情”期间它也是离死神最近的颜色,披上“白大褂”,他们是战士、是卫士,脱下战袍来,他们是父子、是夫妻、是家人,更是血肉之躯、医者仁心。

一入医者门,终生不渝铸忠魂。在湖北省罗田县凤凰关下、深水河边的簰形塆村,有一家三口父子兵,抗疫期间被当地人们传为佳话。

年饭提前心不散  战“疫”医生冲向前

农历腊月二十九,公历1月23日晚上10点半,一轮带有寒气的残月如钩,村医林西河回家后吐出一声叹息:“跑了一整天,这才搞了几个组,情况有多糟糕,现在都没有摸清”。话音刚落,一双娴熟、年轻的手臂接过林西河手上递给的外套,喷酒精、放在屋外晾挂,这是林西河的儿子林康,作为职业医生的他也是第一次充当父亲的“兼职助理”。妻子急急忙忙地从柴灶里端出饭菜,一大桌子有鸡鸭鱼肉、有煎炸烹煮,由于长时间的蒸汽加热保温,菜品有些熟透变色,但依旧可以看出用心准备的痕迹,饭菜丰盛极了。一年忙到头,在中国,在农村主妇们总会拿出自己最好的手艺和菜单“犒劳”一家人,林西河作为一家之主率先动筷,原本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只是提前一晚,气氛竟有些沉闷,妻子在旁边略显局促不安。 

其实早在上午,儿子林康,儿媳吴若明就收到了医院的返岗通知,他们明白这次号召他们回去的不单是命令也是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林西河终究还是放下了一直扒饭的碗筷,开了口:“康和若明饿了吧,快吃,明天、后天按时到岗”。同为医生的林西河不愿多说,作为簰形塆村唯一的医生,跑了一天下来他自然知道儿子、儿媳今后面临的什么,当前疫情不明,虽说男人肩膀宽厚如天,但毕竟血浓于水,因为这个突然而来陌生的新冠病毒正试图拆散着人间有爱的千千万万个家庭。

年夜饭一家人草草了事,儿子林康倒给父亲林西河一杯茶,儿媳吴若明陪同婆婆去洗刷碗筷,婆婆需要安慰和陪伴,林西河看得出来,儿子、儿媳也是看在眼里,只有一旁玩玩具的小孙子心无旁骛,没察觉出来什么不对。许久,林康握住了父亲林西河的手说了句:“爸,你自个注意,不要担心,我们有单位照顾”,可能是第一次,林西河觉得也有点奇怪,像大多的父子关系一样,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谈心更别说亲密举动,可能是这次新冠肺炎的天灾让亲情在这个距离疫情中心——武汉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小村庄被无限放大。

先有国才有家,有了大家才能有小家。村医是家里的父亲、家里的丈夫,但更是村卫生室里的医生、户籍人口600户,2300多人村庄唯一的医生,林西河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极了,经过一天的入户排查,全村的情况还远远不够了解。前方武汉疫情严重,不知有多少病毒携带者四散回乡,一时无法说清,作为村支部的党员,林西河第一次觉得入党誓词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共产党人的信念与誓言:越是艰险越向前,我是党员我在前,我是党员、我是村医,面对疾病,我不上谁上!林西河笃定起来。

党员村医作风硬,一家三口战前线

簰形塆村位于凤山镇东南部,全村如同一个盆地坐落在凤凰关水库和寨旗山脚下。可又有谁知晓,就这一块“巴掌天”共包括1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28户、2368人,在全镇它的人数排进前三。疫情突如其来,时间紧、任务重,林西河迅速和村支委、村委商讨,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分工包保。重点关注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按照上级工作安排分为武汉、黄州、其他地区三例。

林西河一户户带领村干部走访、入户、测量体温、分发温度计。村里医疗物资紧缺,他仅凭借一层薄薄的医用外科口罩第一时间“把关”务工回乡人员体温。经过挨家挨户统计全村共返回务工人员584人,其中武汉154人,黄州19人,其他地区411人无一个发热。由于务工人员部分来自高危地区,病毒潜伏期长,疫情考验的不但是人的健康体魄,更是巨大的勇气与担当,和他们面对面接触、询问、叮嘱,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后来的日常诊断,几乎很少人了解知道村医的名字背后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恐惧、有情感的人。

“老林,你村的外出务工的人员有多少,清楚么?”来者是镇卫生院的雷院长,作为村卫生室的上级单位,镇卫生院的领导也是下来摸底、督导工作,林西河脱口而出掌握的数据:“全村共返回务工人员584人,其中武汉154人,黄州19人,其他地区411人,”并要求村级掌握的数据作比较,雷院长一时也是颇为震惊打趣道:“林医生这么自信呀,我还真看看”,经核对果不其然。林西河说:“工作归工作,交情归交情,这个数字我是亲自一家家跑的,我有底”,可能是看见了林西河的自信和肯定,雷院长也是感到一阵欣慰和安定。他明白,虽然是一组数据,但也是因为林西河自信背后的付出才能给全镇医务人员以信心和希冀,实事求是、较真是对这个疫情最好的态度。

经过一轮隔离排查,来自黄冈市区的一名返乡人员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腊月二十四返回簰形塆老家吃小年饭,和其父亲一同进行了中饭,本是一片孝心在这个特殊时期却也成为了亲情“负担”。虽然只是吃顿中饭,来去匆匆,但由于是“密切接触者”的身份一下子在这个小村庄炸开了锅,谈“疫”色变在农村庄稼人的传统、封闭的原始“朋友圈”里显得更加明显。居家隔离的完全封闭留给一对农村父母的不仅是空间的疏远,更是无尽的孤独和恐惧。

从事多年“赤脚”医生的林西河和村里的老人几乎都是忘年之交,食五谷杂粮谁没有一个头疼脑热,平日里走村串户上门问诊已是常态,病痛从来不会和人提前打招呼,无论凌晨还是午夜。

林西河第一时间来到了两位老人的住所,因为儿子的回乡谁能料到出这样的岔子,一时间对儿子的担忧、村里人的眼色一下子让两位八旬老人陷入了生活的困境。“舟叔和爷(阿姨的方言)不要太担心,我来给你们测个体温,体温没事你们就放宽心,老三只是接触了人,我看他结实得很,一定不会有事”林西河一进门就放缓语气,并拉近距离和两位老人交谈,这是连日来和老人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唯一的人,老人对林西河不但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依赖。除去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连续十四天的体温监测和居家观察外,林医生还担任了老人的生活物资保障,他单独说:“由于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老人的身体本就不够硬朗,出了这样的事对老人更加雪上加霜了”。

其实,早在大年三十当天儿媳吴若明作为县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长,早就奔赴工作岗位,加入了战斗,短暂的团聚是美好的,而在大年初一,林西河的儿子林康作为县第二人民院的医生也被借调到了县人民医院的重症隔离病房。一时间一家三口齐上阵,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作为医生、作为父亲的林西河却也久久无法平静。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一时间他更加了解两位老人的内心想法,医生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支柱与依靠,自己是父亲,但同样是一位村里的医生,他们需要我,不能自己先被吓倒,病人需要医生,儿子、儿媳也不会被吓倒。

心中常挂是医患,薪火相传换人间

时间会带走世间的一切,包括病毒和苦难,冬去春来,阳光只会迟到,但终究会到来。经过二十多天的防疫工作,前方医生的浴血奋战,离汉、离鄂通道的全封闭,各县市管制措施的相继出台,簰形塆这个小山村也是度过了一段封闭隔离期。无确诊、疑似、以及密切接触者,两位老人的居家隔离观察也反应良好,特别地区如武汉、黄州地区返乡人员也无任何发热迹象。

村庄还是那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只是在病毒来袭时,各户的“蜗居”生活让村庄显得格外寂静,时不时听到一声公鸡打鸣,才让朴实的村民想到原来人们都在自己的小家里继续着生活。

2月21日中午,林西河在家陪着妻子吃中饭还有寄居在家的小孙子,父母在外工作,在中国这种家庭太常见了。孙子由于还小,并不知道父母此刻在前方的处境,依旧在自家的方寸之间淘气、贪玩,只是爷爷不让找小伙伴,他不懂也没在意去问。林西河一连二十多天的走垸串组也是跑大了“脚肚子”,还不容易吃个清闲的中饭,儿子、儿媳也是多日不见,也没功夫电话询问,埋头享受难得的片刻休息。

“滴滴滴”刚放下碗筷的林西河的手机响了,“林医生,不得了,我老婆晕倒了”来者是11组患者叶金华的丈夫,林西河二话不说拉起口罩骑上自己的老式125摩托车前往患者的住所。“金华头冒冷汗、脸色噶白、畏冷畏寒,可能是重度低血糖”,林西河立马让人去化一碗糖水,回去开一些补气血的药物,再急匆匆的送过来,嘱咐患者的家人注意用药量以及生活事项。

这样的事情平时出现的太多了,有时甚至是洗澡洗到一般也不得不出来问诊,病痛不会挑时间,它管人是白天还是晚上。村民们只知道病了就找林医生,同为一个村子,他也知道乡亲的不容易,没有丝毫怨言。

终于,在晚上林西河的微信视频通话响了,这是儿子的电话,将近快30天的没有消息让林西河一下子激动起来了。“爸,你还好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被组织批准火线入党了,全县只有我和一个护士”林康隔着手机屏幕都抑制不住脸上的激动,连日的一线救治工作早已让林康憔悴,林西河看在眼里不禁泪花一闪,:“好、好、好!虎父无犬子,我是个老党员,现在你来接班咯!”,显然是一句玩笑,林西河心里更是明白一个党员的义务与责任,特殊时期更是如此。林西河之前还有些期待父子之间的问候与寒暄,现在觉得不合适了。

“康,现在是党员了,你要好好工作,年轻人不要怕吃苦,事要抢着做!”林西河嘱咐儿子又意犹未尽。林康答道;“我晓得,老爸,之前想入党的愿望,现在实现了,我会的”。

多年之前,由于父亲“赤脚医生”的身份,给林康的心里种上了当一名医者的种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林康终于实现了。林西河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村医,农村是自己的小舞台,儿子是一名职业医生,医院是他的大舞台,与其说是儿子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倒不如说是自己多年的夙愿在儿子身上得以实现,从医如是,入党更如是。

如果说,选择医者是选择了自己的职业,那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则是他们选择了自己的信仰。在新冠肺炎的灾难面前、在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在病毒与人类的较量面前,那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们在奋勇直前,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但务必所有人记住,他们也不过是一群血肉之躯,薄薄的口罩、防护服是他的上阵铠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白衣战士的荣耀与宿命。

 

编辑:晓颖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