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李茂 李晓红 李志)张家山村位于白莲河示范区白莲河乡北部,17个村民小组沿天宝山脉自南向北呈扁担形排开,全村447户,1876人。站在天宝山的山顶上东眺英山山连环,西望罗田田园美,南看浠水水长流。这里有鄂东道教圣地柳仙观,是多少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地方。在这风景秀丽的张家山,2020年的春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在这里打响了。而且要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狙击战,骑摩托车也要跑半天的张家山还是“农夫山泉有点甜(难)”。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3日上午,农历腊月二十九,刚刚忙完村级着实让人头痛的财务结算,张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凡金华突然接到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会议,会后深感责任重大。第一时间迅速通知村组干部召开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不知道实情的爱人知道后问他,“你没准备帮我去讨一下欠账,这正是农村里该外欠结账的好时候”。此时此刻“妻管严”的他哪里听得进老婆的话,一直去了村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人命关天,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你们没有哪一个人比我忙,家里岳父大人命在旦夕,一年忙到头,好不容易今天有一点空,老婆还要我收账。今年的账可以不收,但我要进湾入组,必须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摸清返乡人员情况,同时要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人。”村委会副主任李新权和妇女主任周秀告诉我,书记在会上这样说。
凡书记是个言行一致的人,说到做到。连日连夜骑着摩托车带领村干部分头行动,逐家逐户宣传疫情防控。通过排查,全村正月有五位青年结婚,必须在半天的时间通知到户。自古以来,“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第一件大喜事,筹办婚礼自然而然是天大地大的事,要想不集聚不扎堆不串门,毫无疑问这是最得罪人的,凡书记一时间也不好开口,但是面对疫情,舍我其谁?不管怎样,他还是硬着头皮,一家一户,嘴说干了,一直搞到大年30的晚上12点,准备办喜事的五户人家终于被凡书记真诚的工作态度所感动,表示将婚期推迟或到疫情结束后补办婚礼,用行动支持村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以来,张家山村“两委”在乡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队徐季、沈灿、李应秋主任,乡农机站徐跃主任,白莲河中心校李正宇副校长指导下,张家山村防控工作有条不紊。摸排、宣传、送口罩、送温度计、监测、消毒、做好防护是他们的“开门七件事”。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人群防控工作更是操碎了村干部的心,不仅仅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还要时时刻刻照看他们不出门,不上山,不点火。“封村封路不封爱”,为了解决村民购买生活用品,代购员凡佑春走村串户将物资送到家中;在防控物资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村在外成功人士李满寅主动点对点捐赠口罩1000个。村党员自发组织捐赠活动,不到一天的时间,全村五十名党员捐款一万余元,其中党员李金亮捐款4000元,其爱人捐款1000元,成为抗疫“模范夫妻”。
古人云的“忠孝两难全”,在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战场上的村党支部书记凡金华身上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他没有时间照顾病重的岳父(上门女婿),也没时间送医就诊,直到岳父于正月二十一去世时,他还在村安置点为五保户送生活物资。岳父生前没有尽孝,凡金华深感遗憾。逝世以后仍然坚持“移风易俗”,不放鞭炮、不办酒席、不请道士,一切从简送老人上山。在丧事期间仍然每时每刻关注疫情,7天一过就全身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张家山村党支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全村无一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当前,“两委”在打赢防疫阻击战的同时,没有忘记脱贫攻坚,着力做好“回头看”工作,在“一有,两不愁,三保障”上下足功夫,找出群众迫切需要和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难题,又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愿张家山村防疫春耕两手抓 、不负农时不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