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在农业银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部队,奋战不息;他们在农行,直面风险,勇于担当;他们穿上军装,坚守战位;穿上行服,不改初心。他们就是经过部队大熔炉淬练的农行退伍军人干部员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面前,他们呈现了令人敬佩的抗“疫”风采。
在这场战“疫”中,你我都是战士
他叫余冬应,1997年至2001年在武警鄂州支队服役。在部队,他就是一名优秀战士,参加了1998年抗洪救灾,因为表现突出,他荣记个人“三等功”。
参加农行工作以来,他继续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担任过网点负责人多年,被提拔为农行湖北浠水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后,他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这次疫情发生后,余冬应同志率先出征。1月26日至27日,他连续两天参加援建黄冈“小汤山”医院志愿者活动,挑重担、干在前当。2月1日以来,他主动加入“江岸名都”小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为该小区居民既当“守门员”,防控过往行人;又“服务员”,为社区居民采购和分发生活物资。他的爱人杨晓霞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他们俩相互鼓劲:在这场战“役”中,你我都是战士。而在别人眼里,他们是抗“疫”最美夫妻档。
我是老兵,我还能干
他叫杨少兵,现年55岁,1983年至1985年在81601部队服役,是一名退伍35年的老兵。入伍期间,他两次被评为“优秀战士”。
2月3日在得知县农行扶贫驻点村需要增加防疫人手时,他主动向组织请缨:“我是老兵,我还能干”。自2月3日至23日,他坚持每天乘车到80里外的浠水县团陂镇鸡鸣尖村参加防疫,早出晚归,从没间断。在防疫卡口,他不断向村民宣传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劝告村民不聚集、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防患于未然;帮助村民做好病毒消杀工作。2月24是他的休息时间,在得知县防控指挥部有一批物资需要搬卸时,他与同事潘林、高军、陈峥一道,连续奋战一个多小时,直到5卡车物资搬到指定位置。汗水打湿了他的衣裳,模糊了双眼,但他不叫苦叫累。
国家有难,我必须站出来
他叫王宏利,1989年至1991年在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服役,服役三年,他连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2月4日,他在向浠水县兰溪镇防控指挥部发出的微信中写道:“我申请参加兰溪镇疫情防控,服从组织安排,遵守战时纪律”。面对妻儿的担忧,他坦然地说:”我是退伍军人,又民党员,国家有难,我必须站出来。”他被组织任命为大广高速兰溪收费站卡口临时党支部书记,不分白天黑夜,无论晴天雨天,当好卡口的“守护者”,劝返准备上高速的车辆,二十多天一直吃住在防控卡点,有时晚上通宵达旦。他还通过微信群向农行网点员工传导上级行《党员倡议书》,传达落实疫情期间的国家金融政策。
若有战,召必回
他叫胡云,1992年至1994年在陆军某部服役,部队锻炼了他顽强的工作作风。在浠水县农行工作期间,他多次被省农行授予“清收处置能手”。
抗击“疫”情以来,他服从组织安排,多次前往农行扶贫驻点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参加“锦霖晨庄”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到居民家中调查摸排、测量体温,做到不漏一户、不差一人。期间还与社区民警一起送隔离人员到定点医院诊治,安抚社区居民情绪。
退伍不退志,岗位担使命。在农业银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退伍军人干部员工,他们心系国家、忘我工作,积极投身于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离开部队时许下的诺言。
(撰稿:浠水县农业银行综合管理部: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