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这是麻城市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浮桥河村(社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三口,父亲陈直友,55岁,系中共党员,乡镇干部,驻麻城市中馆驿镇官田畈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母亲林世娥,55岁,系中共党员,浮桥河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儿子陈强,28岁,系入党积极分子,抗疫青年志愿者,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晏店村大学生村官。不普通的是,一家三口,现在全部战斗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前线,而且他们正是乡村抗疫主力队员的代表:乡镇干部、社区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抗疫志愿者。
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但是,年前疫情形势骤然严峻,武汉告急!黄冈告急!麻城告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社区工作任务愈发艰巨和繁重,听从组织的召唤,他们一家人分赴三个社区,以社区为家,扛起基层抗疫的重任。
陈直友同志以乡镇干部、扶贫队员的身份驻在村里,同村两委一起,成立村疫情防控专班。鉴于官田畈村主体村庄处于106国道旁,防控压力非常大,陈直友主动同村干部一起,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宣传防疫知识,设点严密防控,要求做到“路上无行人,店里不开门;家家摸排到,发烧要报告”。直到晚上再跟妻儿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有时候还用短信“百姓是村民,村干是亲人。严管是真爱,无病就是恩”互相鼓励。
陈直友给村民测体温
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的林世娥,是社区防控的第一责任人,更是感到防控责任的重大。她虽然是一个年过半百又有冠心病的女同志,但从抗疫以来,她把铺盖一卷住进村部,把社区当成了家。同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组织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和社区党员志愿者,不分年前年后,不分白天黑夜,把防控工作做细做实,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设路卡,测体温,搞消杀,作宣传,分发物资慰问群众,督促村民遵纪守法,不拜年,不上坟,红事暂缓,白事从俭,不聚集聊天,不抹牌赌博,不随便出门,必要外出时须戴口罩。做好武汉、黄冈返乡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排查工作,要求村民做好防护工作,如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向村委会报告。防控中她还特别注意做好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的服务工作,与残疾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或其他有特殊需求的社区居民进行定期沟通,协助解决特殊群体的需求和困难,保证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所需。工作中,哪里最困难,她总是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她总是冲在最前面。有发热病人需要排查,她总是亲自带着志愿者去送;她说:“社区干部中,我年纪最大,孩子也大了,有什么危险就让我去挡着吧!”辖区内有一位从雷神山建设工地返乡人员,她及时上门测温消毒,做通其家人思想工作,将他亲自送往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目前,浮桥河社区没有一例新型冠肺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为了守住这片净土,在她的带动下,村干部都克服重重困难住进村部,全天候为村民提供优质细致的服务。
林世娥给村民测体温
林世娥送从雷神山建设工地返乡人员去隔离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父母亲的带动下,陈强也积极投身抗疫工作。他是晏店村的大学生村官,抗疫中抽调到浮桥河湿地公园做党建宣传工作,统计和督促全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近下沉社区,积极参加社区防控工作。
陈强在卡点值守
积极宣传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制作宣传音频,用乡音乡情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在街上值守,劝阻行人和巡查门店……有意思的是,当领导对陈强说:“你到处挖掘先进典型事迹,你们一家三口,听从党的召唤,全都投身抗疫工作,这不就是很鼓舞人心的典型吗?怎么不写写呢?”陈强腼腆地笑着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家三个人都是吃党的这碗饭,两个老党员,一个入党积极分子,这时候就该往前冲的啊!”
是的,烈火炼真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农村基层抗疫队伍涌现出了很多平凡的英雄,他们各自冲在队伍的前面,手里举着的党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不信,瞧这一家兵!
(彭浩 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