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为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建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学生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增强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经浠水县教育局批准,浠水县实验高中2019级新生正式踏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馆-中山舰博物馆”研学之旅,本次研学的主题为“做心智卓越的强者”,共涉及高一19个班级1150多名师生,这次研学之行,他们将受益颇多。
出发-赴武汉研学启程!
本次武汉研学之旅,同学们无一不是翘首以盼,满心期待,早早打包好行囊,整装待发。早7点,客车准时从凤栖山出发,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歌声嘹亮。他们希望用脚步丈量知识,在教室之外的课堂上收获多多。
寻梦第一站——华中科技大学
研学的第一站是华中科技大学,在教官和导游的带领下,同学们站在毛主席雕像前,感受一代伟人救人民于水火中的家国情怀,同学们心情澎湃,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深刻地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梦,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清新秀丽的喻家山中,幽深宁静的林荫道里,雄壮的建校纪念碑前,同学们感受到华科厚重的历史沉淀。其严谨细致、刻苦钻研,唯学习拓其宽,学海无涯,唯投入可出真知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名校风采,憧憬未来。
寻梦第二站――武汉科技馆
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接触现代高新科技,遨游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科技奥妙,感受高新科技带来的巨大震撼,感受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高新科技是一代又一代人汗水与智慧凝聚的结晶,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才得以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同学们纷纷表示,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启迪着人们的思维。在享受前人创造成果的同时,要用知识改造自己的命运,为社会做贡献!
寻梦第三站——毕业墙的洗礼
游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来了。在拓展训练基地上,同学们迎来了高高的毕业墙,该墙高4.2米且光滑,所有同学须全部通过,没有任何工具,能够依靠的只有双手、双脚。很快几个大个子同学站出来了,他们甘当人梯,用双手托起了整个团队。一个,两个,三个……率先登上高墙的同学们转过来拉住下面的同学,他们伸长了自己的手臂,所有人都是被这样拉上去的,就剩下最后一位同学了。一番沟通后,一位健壮的同学从高高的毕业墙上以倒挂金钩的姿势接应最后一位同学。尽管这位健壮的同学的头部充血,青筋暴露,却还要尽力向上牵引,让其他人努力抓住下面的伙伴,当他们都攀上高墙时,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欢呼雀跃的声音,有的同学甚至流下喜悦激动的泪水。大家眼含热泪,被团体的的信任和力量所感动,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团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过毕业墙的考验,大家深深地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手挽手,肩并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寻梦第四站――风雨中山舰
钢铁制成的船身,直冲云天的炮管,还有那巨大的螺旋桨,雄伟壮观,却伤痕累累!老师为他们讲解了它的辉煌历史。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与日机相遇发生激战,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在枪林弹雨中,全体官兵勇敢杀敌,危难时“誓与船舰共存亡”,最后全体官兵英勇殉国,不屈不挠的民族忠魂与一代名舰一同沉没于滚滚长江中。它就是那段苦难历史的见证者!环顾中山舰,同学们感触良多,当时国家没落,饱受日寇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今是什么让我们又重新站起来了?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共产党员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迎来如今屹立东方的新中国。没有他们,何来如今安定的生活,‘喝水不忘掘井人’我们要时刻铭记他们!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走出校门,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爱国情操,激发对科技历史文化的强烈兴趣。同学们在游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加强了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深刻理解现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奋斗,为了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兴旺而努力。
(记者熊文胜 通讯员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