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门网站
异常短信暗藏木马病毒 92名受害者被盗百万元
2018-01-21 10:42:32   来源:荆门晚报

  一广西犯罪团伙通过发送手机木马病毒链接短信,窃取公民个人信息,进而实施盗窃,受害者涉及北京、重庆、湖北、内蒙古等18省、市、自治区。近日,掇刀法院作出判决:以盗窃罪判处廖某、叶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其余11名被告也均被判刑罚款。

  点开短信存款不翼而飞

  2015年7月7日13时许,家住掇刀的市民李先生收到一条含有链接的短信,李先生点击链接查看。约十分钟后,李先生的手机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银行卡被取款2820元。李先生立即到银行办理了挂失手续。当日下午,李先生再次收到同样的异常短信,便到公安机关报警。掇刀警方立案侦查后,李先生手机内的异常短信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

  经查,2015年5月至8月11日间,廖某、叶某、黄某等13人(均是广西人)在广西来宾市租住多处房屋,相互传授作案方法,共享相关资源。廖某等人准备作案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后,通过扰乱正常的通信频率将短信发送给全国各地的手机用户。短信内容为积分兑换的网址链接,若点击该链接,就会直接跳转到由廖某等人控制的网站平台。为了混淆视听,廖某等人将网站平台伪装成官网样式,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辨别真伪。

  “木马”拦截验证短信

  据警方介绍,一旦被害人点击“激活”按钮,廖某等人事先设置的木马软件便会自动下载、安装到被害人的手机中,从而实现对被害人手机短信的拦截控制。

  接下来,廖某等人使用被害人的银行卡在京东、民生、蘑菇街等商城购买游戏点卡、话费充值以及手机、黄金首饰、生活用品等。此时,银行或第三方交易平台会向被害人手机发送确认交易的验证码短信。但是由于被害人手机已被木马控制,验证码短信会直接转发到廖某等人控制的手机号上。

  廖某等人使用验证码完成交易后,再将购买的游戏点卡等虚拟商品转卖给他人,并将钱转入廖某等人事先准备的银行卡中。购买的实物则发给事先雇请的收货人员黄某。

  据警方介绍,这一犯罪团伙共窃取92人的银行卡,现金共计100.3172万元,涉及全国18省、市、自治区。

  13名被告人被判刑

  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通常较为年轻,多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相关网络诈骗知识,并互相分享学习技巧。

  法院审理认为,廖某、叶某、黄某等13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其中被告人廖某、叶某盗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13名被告人均自愿认罪,可以从轻处罚。遂判处廖某、叶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其余11名被告也均被判刑罚款。

  针对此类电信犯罪,法官提醒,如果收到诈骗短信,要提高警惕,立即删除短信,并提醒其他人不要上当受骗,不要轻易打开短信中的链接地址,更不要下载安装其中的应用程序。对于促销、中奖、话费兑换等信息,可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的方式核实确认活动的真实性。

  一旦不慎点击不明链接,出现手机中毒的现象应及时报警,手机截屏保存证据,并通知通讯录好友,以防他们被骗。切记不要在网站链接上填写个人的身份证、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记者 胡娟娟 通讯员 王凯瑞)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