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位于马良的正在建设中的水质自动监测站
22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今年年底前,竹皮河流域将新建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对竹皮河流域水质的实时监测,为竹皮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竹皮河治理目标。
竹皮河源头北支浏河发源于荆门城区西北郊圣境山东麓,西支海慧沟发源于荆门城区西郊罗汉山麓,至北门桥大桥处两支流汇合,成为正流;在江山水库处纳王林港,在皮集村处纳杨树港,在南梗子桥处纳麻城河,最后经红金村进沙洋县马良镇注入汉江,干流全长78.9km。为对流经断面水质进行考核,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别设于各县(市、区)的跨界断面:杨家桥、彭墩、皮集、肖家岗、红金和马良。
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杨家桥和皮集的监测站已完成基座建设,后期只需将监测仪器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试运行;肖家岗站点因地势较低,受前段时间暴雨影响,还未建设;马良监测站2层主体工程建设即将完工。据了解,马良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地点位于沙洋县马良镇竹皮河入汉江口上游500米处。
监测站建成后,具体监测哪些数据呢?据了解,由于竹皮河上游工业氯化物排放量较大,且竹皮河具有农田灌溉功能,虽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无氯化物指标,但为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安全需对氯化物进行监控;竹皮河目前氟化物未超标,但其浓度0.45—0.91mg/L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地表水四类标准限值为1.5 mg/L),需要加强监控;根据上游工业分布情况,需要对重金属砷、锰、镍等三项指标加强监控。6个监测站中,马良监测站设15个监测参数,包括常规五参数(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总磷、总氮、CODcr、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砷、锰、镍、汞,其他5个监测站主要监测水温、PH、溶解氧、氨氮、CODcr。
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漳河水质自动监测中心主任陈明介绍,2012年,荆门市在省内率先提出地表水水质断面考核以来,由于每月两次手工监测在时间代表性上的局限性,断面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存在缺陷。今年年底,6个竹皮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后,实现4小时对水质进行自动监测一次,一天可监测6次,能客观反映水质的实时监测情况,提升竹皮河流域水质断面考核工作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根据2014年市政府制订并发布的《关于竹皮河流域实施水质目标责任考核的意见(试行)》,为加快竹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补偿”为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明确划分各区域的污染治理责任。据了解,水质目标考核断面超过规定标准将上缴生态补偿金,每季度上缴一次;同时,对考核断面达标的县(市、区),对该区域政府和相关部门予以奖励。(记者张文 通讯员赵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