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背景简介个人背景情况简介,国内某211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修过金融双学位(成绩很烂),三维中等偏上,有两个水实习,无高大上科研,无牛推。混申美国的MIS(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科学)和MEM(工程管理)的Master。以下的内容是基于像我这样经历很水的人来展开的,背景不相似者基本无参考性。
关于GPA很多时候,gpa可能是招生委员会对于你的第一印象,毕竟是自己大学三四年一个个学分、一门门专业课慢慢积攒下来的,而且是得到过学校的盖章认证的,可以说gpa是对一个人大学的学习情况一个最真实的体现,所以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gpa会确保你通过各个项目的初步筛选。没的说,GPA 是越高越好,但也是最难提高的。所以必须要从大一就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不要等到大三想出国时才发现绩点不够用。
关于准备语言考试在整个漫长的申请季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坚持和主动。申请出国留学这件事看起来是要比考研轻松的,但是其实从我们开始复习托福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对于我这类英语底子没有那么好的人群来说,考上3.4次托福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托福和gre 的学习,个人觉得不需要去报某东方的辅导班(VIP 一对一除外),因为只要把指定的单词掌握扎实,再加上坚持刷题,考一个够自己申请的分数是基本没问题的。托福的口语比较难提分,可以选择世毕盟留学独家提供的口语模拟考试练习,外教会一对一的给你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是考场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个人感觉这个练习对准备口语考试还是十分有帮助的。
GRE更是一场关于单词的拉锯战,但战线不宜拉得过长,因为背过的单词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个人建议在刷过2-3遍单词后再开始做题,结合题目来巩固自己曾经背过的单词效果会很好多。平常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给自己计时做题,做完后要自行订正,对于出错的题目一定要弄清错因,吸取教训,争取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要善于总结,不管是在词汇的复习过程中还是刷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总结一些考试重点词汇、重点题型做归纳整理。总之,在语言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背、多记忆、多总结,千万不能怕麻烦。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这方面也就不多说了。
关于选校选校的时候,世毕盟会给你一个选校列表,都是综排相当不错的学校,但也不一定都符合自己对项目要求和预期,所以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地理位置、学费、专排、职业规划、课程设置、项目时长等)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一些在综排上没有很显赫的学校还是有一些学术科研方面很棒、学生就业情况不错的项目的。所以这个就需要自己主动的多去了解,不管是从学校官网上的、留学论坛、还是学长学姐那里,一定要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总之了解的信息越充分就越利于自己的选校。
关于选校的数量,我个人觉得10左右就足够了。这样说的原因是虽然美国学校在录取时没有什么确定或者严苛的标准,但是通过之前的申请案例, 每个人通过三维和一些学术成果的比较,是大概能够预估出来自己的最后申请结果的(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的话)。所以就申请一些往年录取同学水平基本差不多的学校就可以了。保底学校1-2所就够,不需要4-5所,因为如果学校太过保底的话即使你最后拿到了录取也不太情愿去。
关于专业相关实习想出国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实习这方面的经历虽然不是强制的,但如果没有相关实习的话,申请的时候一定会受到限制,因为像我这样申请美国偏职业的master还是挺看重你的工作经验的,对于在校生来说就是实习经历了。有一些学校的网申系统就会让你填写一些工作经验方面的内容。所以不管实习经历水不水,都一定要有这方面的经历,不然你在写PS的时候都不太好具体阐述你的职业兴趣、团队能力什么的。个人建议还是通过学校的导师推荐一些专业相关度高的实习比较靠谱,对自己的能力有提升、简历上有的可写、甚至可以拿到老板的推荐信。
关于文书文书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招生官需要通过你关于自己的1000字左右的介绍来对你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文书一定要写的丰富、立体,才能给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申请过程中,要主动和世毕盟Mentor沟通,反复修改自己的CV/PS,把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做更深一步的挖掘,当然这是针对像我这样没有很出彩的学术科研经历的人来说的。一些曾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做过的项目也被我拿来写成自己做过的学术研究。我在PS中提到的Data analysis,其实真心只是每天对着信息系统进行基本操作,但我就写到这让我意识到在真实世界information system对business的价值是什么。换句话说,挖掘就是换个角度描述你的经历。当然这都是实打实的经历中挖掘,但是不要胡编,不要无中生有,否则不但很容易看出来,面试时也会被问的哑口无言。
最后,需要针对每个学校的每个program进行适当的调整,要说明为什么这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适合你,你打算在攻读这个硕士学位时做什么project,并且这个项目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实现你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等等。
对于Resume/CV,首先,把你认为和你申请最有用的写上去就成了,但更重要的是polish,这点和PS的挖掘完全一致,而且要多运用积极的词,比如coordinate, maintain, complete,以及具体的细节,像数字,第几名,多少人参加等等。
总之,文书的创作是个持续的过程,是个不断修改的过程,有时候甚至在提交之前还是要修改。
关于MIS可以说MIS是个工商结合的专业,虽然在cs大神看起来这个专业很渣,但它对于本科阶段工科背景不强的同学转cs来说是个很好的跳板。由于美国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不是很多,而且每个学校叫的名字也不一样,学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需要自己去了解,看项目是否和自己的需求对口。
简单说一下我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其他的没有申请也没有详细了解过就不阐述了
1、CMU-MISM(21month)基本上申请MIS 方面的同学都会申请的项目吧,毕竟是传说中的专排第一(MIT除外 =。=)。分三类,12 month(需要三年工作经验)、16month(应届生最好的选择)、21 month(一年在澳洲的阿德莱德,第二年再回匹兹堡)。我是申请后被调剂的,个人觉得基本211 gpa3.5+, T100+,G320+ 申请到21m 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是在cmu,所以如果选择留美当码农的话是个很好的选择,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也很好看。
2、Umich MSI这是密大的一个信息学院下面的项目,我申请的track是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retrieval。但是其实这个学院最厉害的track是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人机交互),是一个比较偏设计、偏文的专业,可以做用户体验设计、web前端开发等等,对于不想当纯码农的同学来说是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当然,由于不是纯cs,就业数据也就没有cmu那么好看。
3、UNC-MSIS听学长学姐说这个项目比较偏理论,做的project没有那么Practical, 课业压力不大,有充足时间刷题找工作。
想说的话感谢世毕盟留学,感谢世毕盟的mentor,一位优秀又有想法的清华学长,给我的PS,CV等不厌其烦地提出过很多次宝贵意见;感谢培训师、盟盟陪我走过整个漫长的申请季,帮我处理推荐信、网申、模拟面试、语言polish等等,拯救了我这个拖延症晚期。感谢每位曾经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朋友,没有你们的鼓励我大概早就放弃了。总之,选择出国这条路真的很艰辛,一定要想好了再行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对自己负责。 由于时间有限,只能码这么多了,其中不乏一些无用的话,所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