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文化
湖北秭归全域景点化打造百亿级产业
2018-01-21 19:34:37   来源:新民网

  全县就是一个大景区、就是一个大旅游目的地,实现全域景点化。在湖北秭归,当地力求整合县域范围内全部吸引物要素,把“生态+”“文化+”“互联网+”等理念贯穿于旅游开发全过程,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百亿级产业。

  秭归是湖北乃至中国的一方文化圣地。这里是正在崛起的水电文化之都,起搏着共和国的动力心脏;这里有惊世出土的“太阳神”石刻,把人类文明历史源头推演到7000年以前;这里,地中海意大利专家通过对人证物证文证的研判,发现是世界柑橘的起源地;这里,诞生了一个世界级的名人屈原,国务院从2008年起为他也是唯一为一个文化人设立国家节日来纪念他。

  秭归自三峡工程移民迁建以来,发展旅游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宾馆,这种发展方式说到底还是一种“景点旅游”模式。当地政府意识到,景点旅游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孤立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区内外“两重天”。全域旅游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为旅游代言,处处是旅游亮点,以此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发展的“百亿级”产业、“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打造“文化旅游名县”。

  随着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文化部、国家节庆办从2010年起,把湖北秭归作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永久举办地。秭归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通过不断深耕丰富的文化底蕴,引爆文化旅游热潮。据统计,今年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24.8万人次,综合收入108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5.35%、17.4%。按照“自然山水赋灵魂,文物保护成景点,非遗项目进景区”的大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秭归坚持“用非遗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致力构建“一主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保护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非遗生产性传承保护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其生态县域化、保护基地化、传承大众化、利用谱系化、开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化的新路。其中,重点非遗项目成为旅游打造的核心:乐平里打造“求索屈原”塑造“童年梦”,凤凰山打造“爱国屈原”塑造“美政梦”,芝兰谷打造“浪漫屈原”塑造“和谐梦”,三峡竹海打造“高洁屈原”塑造“清廉梦”,九畹溪打造“激情屈原”塑造“快乐梦”等等。(记者 吴强)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