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自2014年被确立为转型发展试点学院以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办学、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成果更坚定了音乐学院继续深化转型发展的决心,也为黄冈师范学院和全国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积累了经验。
转型人才培养理念
音乐学院段友芳院长在介绍转型发展的经验时介绍:“作为学校的首批转型发展试点学院,音乐学院在转型之初就确定了‘当讲台上的好老师,做舞台上的好演员’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落实转型发展人才培养的理念、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该院配合教务处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优化课程比例,大幅度提高了实习实践时间,形成了“1+4”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课堂学习+琴房练习、讲台实习、舞台表演、赛场竞技”。
该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练习结合、见习与实习结合、表演与竞赛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确保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壮大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地响应学校转型发展的号召,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该院实行了“教师进修下基层”和“社会艺术家进课堂”计划,旨在打造一支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了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把教师培养成“既能上讲台,又能上舞台,既能教书育人,又能服务社会”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该院49位专任教师通过考试获得国家三级演员职业资格证书,正式成为“双师型”教师。该院还组织教师参加进修、短训、研讨17人次;参加“汉语桥”、美国小学校长来访等校内外音乐艺术活动20余场次。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该院除了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地方剧团进修、挂职锻炼,从而培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外,还聘请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博导马秋华教授、武汉大学戏剧博导郑传寅教授为“黄州学者”,聘请了地方剧团优秀演职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合作办学传承黄梅戏曲
今年5月,黄冈师范学院黄梅戏学院挂牌成立,与音乐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与运作模式,充分利用音乐学院现有的师资条件、办学资源和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训练、演出平台,共同探索高层次黄梅戏人才培养模式。今年该院音乐教育专业的黄梅戏方向将开始招生,此次合作是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探索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积极尝试。
自2009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共发表关于黄梅戏的研究论文100多篇,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黄梅戏研究氛围。该院还坚持科研服务于教学,开设了《黄梅戏演唱和欣赏》必修课程,2016年,该门课程成功入选省级精品课程。学生也积极参与黄梅戏研究,不仅在选修课上学唱黄梅戏经典,而且在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上选择黄梅戏研究方向。
该院坚持打造开放型研究基地,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请到了武汉音乐学院裴传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和安徽省黄梅戏作曲家陈精耕先生以及湖北黄梅戏艺术家杨俊、张辉等黄梅戏界的知名人士来到音乐学院为师生做讲座,推动学术交流。为了提高黄梅戏研究水平,该院还于2013年举办“黄梅戏音乐研讨会”,积极推进黄梅戏艺术研究、扩大黄梅戏影响力,培训黄梅戏音乐研究、作曲、表演人才。
该院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麦穗”志愿者送文艺下社区活动,学生走进贫困乡村、福利院。除此之外,该院在2013年派出师生12人去波兰交流演出;2015年17名师生去美国的5个城市交流演出。
《红色薪传》传承红色文化
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闪耀着光辉灿烂的黄冈篇章。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黄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办在黄冈的本科高等院校,2015年以来,黄冈师范学院开始推进“红色薪传”党建品牌建设。
音乐学院积极参与打造“红色薪传”党建品牌,在创作、排练、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过程中检验、提升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红色薪传》从剧本到导演到表演都由该院师生来承担,每次演出共有300多名师生参与。《红色薪传》剧目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演出以《情系大别山》开幕,以《梦里常回大别山》结尾,通过音乐、舞蹈、表演等形式,呈现在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黄冈革命老区始终革命火种不熄、红旗不倒,44万名黄冈儿女赴汤蹈火、英勇捐躯,在血染的红土地耸立起不朽丰碑的历史画面。
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在一场又一场的演出中,既亲身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书写的红色传奇,又真正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还提升了节目创编的专业能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精神,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冈师范学院院长陈兴荣表示:“红色薪传”党建品牌既成为学校推动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成为学校抓好党建工作的主轴线,还是培育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学生各方面能力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稳步提升,并在一系列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如,在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连续五年取得一等奖;2013年至2016年,音乐学院共参加校外专业比赛200余人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65项等诸多荣誉。 (彭伟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