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江河共潮生——外籍博主荆楚行”活动座谈会在楚天传媒大厦举行。本次座谈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相关领导,高校专家以及省内国际传播机构及市州代表,他们交流分享了前沿的国际传播案例与经验。

活动现场 刘建维摄
今年6月至9月,荆楚网组织实施“江河共潮生——外籍博主荆楚行”活动,邀请来自六大洲的外籍博主沿长江行旅湖北。活动在黄冈、武汉、荆州、十堰、宜昌等地开展。外籍博主们以沉浸式方式记录楚地非遗、江河风貌、人文生活,助力长江文化与湖北文旅对外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成效。
座谈会现场,专家们各抒己见,金句频出,围绕“江河共潮生——外籍博主荆楚行”活动与国际传播的开展等话题展开了头脑风暴。

王琼教授 刘建维摄
武汉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王琼教授表示,数据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中性的符号,国际传播的内容呈现,可以考虑用数据来说话,创作更多的数据新闻产品。

杨翠芳教授 刘建维摄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杨翠芳教授提出,活动主题“江河共潮生”极具哲学与美学意味,突破单向输出的限制,从“宏大宣介”到“具身体验”,重塑长江文明与湖北形象的传播范式。

肖珺教授 刘建维摄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肖珺教授表示,国际传播历经三个阶段,最早是“自我论证式”,再到“他者叙事”,到目前效果最好的“我们叙事”,在讨论互动的过程当中,双方一起来“展演”故事。与此同时,打造在国际平台能检索到的标签,也是做好国际传播的关键。

王溥教授 刘建维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王溥教授提出,国际传播的关键是与世界对话,找到与世界的关联性,从湖北出发与世界进行交流互动。

外籍博主及留学生代表 刘建维摄
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埃及博主颜渊、中国地质大学在汉留学生陈惠英和胡兰参与此次座谈会。作为“外籍博主荆楚行”活动的外籍博主代表,颜渊在现场流利运用汉语,还包括不少四字成语,令在座人员连连惊叹。颜渊说,“不能给所有人穿一件均码T恤”,作为一名国际传播者,要抓住作品输出目标的兴趣点。
省内国际传播机构代表在现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经验之谈。湖北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万敏表示,策划执行国际传播,要能够沉下心来制作一些精品。长江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李筱冰说,国际传播从来不是一个单项的信息输出,而是基于尊重与理解的心灵对话。希望未来用更开放的心态来拥抱多元文化,用更细腻的笔触挖掘时代故事,让跨文化传播真正成为连接心灵,凝聚共识的桥梁。长江国际传播中心,武汉国际传播中心,极目国际传播中心参会代表陈子剑,黄哲,马亚伦,分别就活动和国际传播交流建议意见。
本次座谈会旨在推动国际传播经验交流,凝聚专家智慧,形成对外讲好湖北故事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