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释道安,襄阳的重要文化品牌
2018-01-21 19:38:13   来源:襄阳日报

本期嘉宾

黄心川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胡中才湖北文理学院道安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方莉襄阳古城管委会文化旅游办公室主任、文史专家

主持人:萧雨林

论道背景

10月10日至11日,由湖北省佛教协会主办、襄阳市佛教协会承办的第三届襄阳道安论坛在南湖宾馆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96名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在论坛上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本届论坛邀请到两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足见此次论坛的学术规格之高。

道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如何,道安在襄阳期间对佛学的贡献有哪些,襄阳该如何研究和弘扬道安文化?围绕这次道安论坛的举办,我们有幸邀请到黄心川、杨曾文两位荣誉学部委员,胡中才、方莉两位本地学者,一起襄阳论“道”(道安)。

1黄心川:

襄阳佛教历史文化需要继续挖掘和提升

主持人:《汉江论道》,雨林有约。欢迎大家关注道安的话题。非常荣幸,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今年88岁高龄的黄心川老师接受了我们的访谈。大家知道,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高学术职务和荣誉称号。黄心川老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是国内宗教和哲学研究方面的泰斗级人物。首先,我们要请黄老跟大家分享的是,他对道安这个人物的评价和对襄阳佛教文化的认识。

黄心川: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地域性,每个地方文化都带有强烈的地域特点。襄阳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史上一直是各种势力争夺的对象,所以襄阳文化是各地文化交融的产物,其显著特点就是融合。襄阳文化与巴蜀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荆楚文化这几个古老文化都发生过融合。佛教作为襄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体现了融合这一特点。道安法师作为襄阳佛教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搭建了佛教融合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佛教与外来佛教融合,中国佛教与儒家融合,以及佛教的分流各地等。在他努力下,佛教中国化在襄阳开始形成,例如依据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与理念,提出佛教界出家之人统一姓释;按照中国传统学说,判研佛教义理,会通外来的梵文佛经;根据襄阳是交通中心的特点,分流佛教僧团,传播到其他地方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襄阳佛教界与当地儒家人士建立了亲密合作与相互信任的关系。如道安法师与当地大儒习凿齿两人之间的交往与酬唱——“四海习凿齿”与“弥天释道安”,被后人称为“名对”或“名答”,为后来的儒佛交往创造了很好的先例。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襄阳已连续召开三届道安论坛,对道安的研究也取得了更深入的成果。您认为下一步襄阳应该把研究方向放在哪里?

黄心川:这届道安论坛在前两届研究的基础上,把襄阳佛教历史文化纳入了论坛主题,而不是孤立地研究道安本身,视野更加开阔。希望本地学者围绕襄阳佛教史多做一些挖掘与研究,这将有助于提升襄阳佛教在中国佛教中的历史文化地位。

2杨曾文:

重视道安是一种眼光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老的分享,现在有请杨曾文老师。杨老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作为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中国佛教史、禅宗史、日本佛教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佛教史》第1-3卷(合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等。首先,我们还是要请他讲一讲道安一生几个重要的阶段,以及襄阳阶段对他佛学成就的影响。

杨曾文:我们可以把道安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求学阶段,他求学的主要对象是佛图澄。道安取得这么大的佛学成就,首先是因为他有一位良师。佛图澄及其弟子当时在河北,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僧团,其地位相当于后赵的“军中顾问”,石勒和石虎都对他敬奉有加。因此,道安作为佛图澄的弟子,有机会接触到当时最高的统治者,了解到很多政治内幕,这段经历对他以后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主张应该是有深刻影响的。

第二个是逃难阶段。这个时期,他得以目睹战乱时期老百姓的生活,体悟到老百姓精神上的疾苦。在兵荒马乱中,他仍没有忘记弘扬佛法,结交了很多同道,收了一批弟子,最后到了襄阳。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