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孔子文化进课堂,孝善先行重传承
2018-01-21 19:37:55   来源:未知

  曲堤镇中学学生们诵读诗歌。

  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诞辰纪念日。近年来,素有“闻韶书院”之称的曲堤镇中学一直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思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一步一风景
   处处皆文化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学习动力。曲堤镇中学就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氛围,通过丰富学校文化墙,打造文化大厅等方式,使得闻韶文化深入每位学生的内心,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走进曲堤镇中学,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尊孔子行教的雕像。教学楼上方写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个大字,时刻告诫师生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校园南侧墙面写有“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忠孝勇恭廉”15个大字,其中,“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勇恭廉”则是五种高尚品格。
  此外,曲堤镇中学还在教学楼内增设了文化大厅,东侧墙面画有一排书简,左侧写有“文化曲中,底蕴闻韶”八个红色大字,右侧则写有曲堤中学一直探索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西侧墙面写有“粉笔无言写春秋,黑发积蓄织明月”,告诉教师要有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整所学校一步一风景,处处皆文化,无形间将闻韶文化深深印刻在每位师生心中。
   文化进课堂
   人人皆绅士

  良好的校园氛围还不足以将闻韶文化全面展示,曲堤镇中学还对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的道德理念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组织编写了校本课程《闻韶》。
  《闻韶》这本书涉及闻韶台的由来、闻韶书院、书院经师张稷若及其弟子、历代官员及文人墨客游闻韶台咏吟诗词等闻韶台发展的整个过程,内容丰富多彩,可读性高。
  同时,曲堤镇中学还将闻韶文化渗透到各种比赛中,例如教师“三笔”比赛、经典诵读比赛、书法比赛、舞蹈比赛等等,加深师生对闻韶文化的理解与记忆。如今,曲堤镇中学的师生人人会背诵《论语》。
  众所周知,孔子曾说过很多关于礼仪的名言,例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闻韶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们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人皆绅士。
   探历史遗迹
   感受皆深刻

  在探寻闻韶文化的道路上,曲堤镇中学一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汲取精华,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为此,曲堤镇中学每个学期制定一个闻韶文化主题,带领学生探寻历史遗迹。“上个学期,我们的主题是 探寻千年古墓,传承闻韶文化 ,教师为学生讲述刘台遗址的历史、调查发现及传说。”曲堤镇中学的乔校长介绍说。
  此外,学校教师还带领学生前往刘台遗址,亲自感受它的魅力,并走进山东省博物馆,近距离观看刘台遗址出土的文物,不再将传播文化局限于课堂。
  据悉,2015年10月份闻韶台大院在曲堤镇东街建立起来,这处文化大院内有闻韶亭、石碑雕刻闻韶台的由来、圣人孔子像等,与闻韶台旧址十分相似。为此,曲堤镇中学的老师们也打算带领学生到那里近距离感受文化魅力。
  在学校环境熏陶和师生不断自我学习中,曲堤镇中学的老师们变得更加儒雅,学生们变得更有礼貌。师生们潜移默化的变化,更加体现出闻韶文化对现代人的影响,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更应该坚持把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