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第六届美术文献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100多位中外艺术家作品惊艳亮相
2023-11-27 15:00:34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分享:
0

11月24日,由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六届美术文献展:归墟与维度”开展。展览邀请了100多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其中包括多位对当代艺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东方艺术家。本届展览定位为新媒体艺术,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探讨精神与物质的可能性,分设“空间/场域”“光影/媒介”“形式/跨界”“语言/对话”四个单元,分别在湖北美术馆(1、2楼展厅、特展厅)、美术文献艺术中心(2、3楼展厅)展出。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介绍,“第六届美术文献展”作为湖北美术馆新媒体艺术主题的首展,更是对数字时代大背景下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共创之美的集中呈现。不仅展示了科技时代大背景下艺术表达的新形式,也彰显了新媒体艺术在过去20年的丰硕成果。


本次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旭光担任策展人。如何理解“归墟与维度”这个主题?刘旭光表示,“归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来自《山海经》,是指东海的水不断的被“归墟”这个地方所吸吮进去,而水的行止并不清晰,这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即走进虚无。今天在对宇宙探索中,“归墟”的概念也在表示宇宙黑洞吞噬着星系,也是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产生新的物质,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归墟’,可能说的是东海里的一个循环,今天,我们关注到的实际上是宇宙的一个大的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生命体的循环,不断地循环,引发了我们对新媒体艺术的思考。”他说,在整个宇宙大的循环里,人类生存在三维空间之中,但我们的精神追求方向却是超越我们生存空间的,并在多维度的空间中思考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的艺术创作的世界。


为何定位为新媒体艺术?刘旭光介绍道,“今天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对艺术探索和思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经历了20年对新媒体艺术的探讨、探索,从中我们发现了一种跟这个时代紧密相关的一种美学,一种审美的关系,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美术的形态。”


随着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方式与视角去探寻万物。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认为:“宇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类的精神世界无边无际,变幻无常。历史、文化、经济……这些元素是我们探寻“虚无”的桥梁。它们提醒着我们的来处,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1701068360329342.jpg

策展人刘旭光正在进行导览

“当你进入到艺术的空间里时,这个作品它就成立了”


“维度说的就是空间的问题,就是我们看事物时的一种角度。”策展人刘旭光介绍,“展览的第一个主题是空间/场域。来看展的观众,当你进入到艺术的空间里时,这个作品它就成立了,就是我们说的场域的概念。由于有了你,有了我,它就有了艺术的对话。”


进入展厅,你一定会为一堵高3米,宽5米的灰色混凝土墙而驻足。“它就是铸了一堵墙。”在媒体导览时,策展人刘旭光说,《墙》这件作品来自“物派”时期特别重要的一位艺术家榎倉康二(1942年−1995年)。在这个时期,“物”可以理解为一个东西和东西之间,或者物和物之间的关系,有着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作品右侧,播放着艺术家李禹焕(出生于韩国、后移居日本,曾参与和推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物派”艺术理论的发展)和王舒野(独立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日本)的纪录片《对话》。他还说,“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东方有一个很重要的绘画的现象叫‘物派’。‘物派’艺术家的作品曾引起争议,但这批艺术家坚持自己的理念,坚持对物质重新站在新的角度的认识,一下把美术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


面对痛苦,经历迷茫时,你会作何反应呢?在“荒野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商英的作品中,也许你会感受到共情与共鸣。自2011年起,刘商英多次去往西藏、内蒙、新疆等边陲荒野之地行走创作。十二年间,他克服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穿越了十二万公里的距离,将自己置于大自然的神圣绝美和旷远荒芜之中,用心灵、身体和画笔去体验西藏阿里神圣之光、内蒙额济纳的枯死的胡杨林、罗布泊寸草不生的雅丹荒原、阿尔金山野生动物的“无蔽之地”。


展厅内悬挂着刘商英的两幅油画作品,“这件作品远远超出我们以往对绘画的认知。”刘旭光透露,刘商英创作时就把当地的泥土用在绘画里,或将画布包裹后,置入挖好的大坑中埋藏,待恶劣天气过后,再把画布取出。近一年时间的埋藏,经过长时间土壤温度湿度的浸润,画面产生出一层时间的包浆。一位看过刘商英作品的观众曾留言说:“我们一直在行走,但从未走到尽头,我们一直在世界中,但从未认真看过世界。”


油画下方,循环播放着时长47分19秒的影像作品《无蔽之地》,刘旭光动情地说,“影像中,刘商英在沙漠里随着牦牛的足迹一直走,走向不可解读的,没有意义的一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跟他内心世界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他把他的精神,把他的生死观、哲学观,把他的一切融到了艺术材料里。”


“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湖北美术馆二楼展厅内一个巨大的“爱心”前,合影的观众排起了队。组成“爱心”的是陶瓷做成的大脑,这件名为《灵魂出窍》的作品是当代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冯锋系列作品的延续。冯锋说,“陶瓷既坚硬又脆弱,我们的生命和身体也有这种特质。我想借助医学解剖学的角度,去探讨生命和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其实也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此前,这一系列作品曾在美国及国内多地展出,每次都会根据特定的条件、空间做调整。这次,艺术家结合现场环境即兴创作成爱心形状。冯锋笑着说:“也是一种祝福的符号,尤其是这个展览跨了元旦、春节等节日,我希望送给大家一个心形的祝福。”


“这个作品的素材是人的一个结构关系,体现出来的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关系。”策展人刘旭光表示,“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特点,是借助这种形式,把自己的表述,包括对艺术、对人、对观者的一种心态,都会在作品中考虑进去。”

看似严肃的美术文献展,还有许多有趣的角落。站在黄色圆框内轻轻一跳,就可以穿越巨型彩色梦幻泡泡,随即飘落下一连串真实的泡泡,虚幻与现实结合、游戏性十足的互动作品让观众一秒梦回童年。对着从天花板上垂下的话筒发出声音,画面立即发生相应变化,球体和光影随之互动,观众们玩得不亦乐乎。


“以前这些作品是不能放在一起的,我们现在让他们跨越。”湖北美术馆二楼形式/跨界主题展厅内,展陈在一方空间里的艺术品有光影、绘画、交互、影像,也有行为表演作品。刘旭光介绍说,“这个区域里的艺术品从形态、形式上都不一样,感觉是矛盾的。进入这个空间会把我们的体验,包括对美的,视觉的感受渗透进去。这次的展览,就是让大家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去研究一种新的美学方向。”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表示,本次展览作品从艺术和哲学的角度,深入对时空、生命、存在、意识、智能等基础概念和终级问题的思考,自然、艺术与科技的彼此交织,试图探索人机共生、生命多样性、个体对于现实关怀的凝练等问题,并提供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既是历史,也是未来。既是记录者,也是参与者”


“第六届美术文献展坚持一贯的文献性与学术性,既是历史,也是未来。”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介绍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展陈的内容更注重文献性。比较受关注的是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20年的梳理以及年谱,呈现了各个年代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教学的重要的节点。”


“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二十年”项目立足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前沿问题,对2001年至2020年间的实验艺术与跨媒体艺术教育机构(包含专业性美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重要个案进行调研,并基于口述访谈和影像记录,描述从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到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再到艺术与科技、科技艺术的线性脉络,以及这些概念在艺术学学科门类框架下的非线性关系。项目尝试从个案到系统,呈现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二十年的立体图景,为未来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档案和文献。

谈到对第六届美术文献展的印象和感受,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管怀宾说:“这次展览四个版块多融交叉的状态,也把多维的概念清楚地呈现。我觉得一个好的展览并不只是呈现它在过往的历史,它是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也是值得我们从个体艺术家的角度,注入一种新的诠释。”艺术家冯锋认为:“这次展览既是艺术历史长河中一个时间的切片,同时也是地区的一个抽样。但是,展览所体现的角度却是全球化的,尤其是面对未来的新媒体艺术,这里面充满了新媒体的技术和这个时代的一些语言。我们能看到新媒体的艺术从过去走来的一个历程,虽然是从东方的一个视角,但其实探讨是全球化和全人类的一些问题。”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介绍,首届美术文献展创立于2004年。自2007年起,湖北美术馆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开始合作共同打造品牌三年展项目“美术文献展”。“美术文献展”持续参与、记录与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艺术表达和传播的创新与进步。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