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
2022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分别为武汉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天门唐马台遗址群、赤壁大湖咀遗址、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和十堰武当山五龙宫遗址,整体时间跨度约100万年。其中,位于十堰市郧阳区的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了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
湖北省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陆成秋:“是中国百万年人类演化史的又一次新的重要实证,对东亚甚至整个世界的人类演化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则首次发现明代砖墙直接修建在五代、宋代城墙之上的“墙包墙”现象,解开了本段墙体的年代之谜、结构之谜以及沿革演变之谜。
湖北省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田勇:“从我们考古发掘的情况表明,荆州城墙的砖墙最早是在五代时期开始修建的,历经千年沿用至今,从未间断。”
十堰五龙宫遗址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九宫八观”之一,部分遗存类型更是全国首次发现,其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全国少见。
湖北十堰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康予虎:“目前为止发现了20余处遗迹单位,房屋、院落、水池,在日月池里头发现了有舞龙浮雕,反映了我们古代对龙文化的这种崇拜。”
而位于咸宁赤壁市高新区的赤壁大湖咀遗址,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天门唐马台遗址群的发掘成果,涵盖油子岭文化时期至后石家河时期,地层叠压关系清楚、年代序列完整。六大考古最新成果,也展示了湖北考古的新理念、新技术。
湖北省武汉盘龙城王家嘴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执行领队孙卓:“非常看重整个遗址的范围、年代、文化性质,希望能够复原整个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的变迁。”
湖北省天门唐马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史德勇:“无人机航拍、RTK测绘,发掘出来的文物采用残留物提取,做古代淀粉分析。全方位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了解当时他们使用这些器物的功能。”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2023年我们要持续推进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一个重头戏就是进一步加强楚文化的研究,我也期待今年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荆楚考古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