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艺术名家刘三多
2019-09-12 15:35:19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湖北书画名人的刘三多参加了不少活动,内心的感受颇多。他说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知识分子,他看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伟大的时代对他个人命运的改变。所以他经常思考如何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对祖国、对人民、对伟大的时代的感恩和热爱之情。在近日记者对他的采访中,我们注意到他说得最多的是信念和感恩

图1刘三多肖像.jpg

不忘初心,礼赞时代

刘三多老师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新中国成立以来,他见证了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也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成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其间的感慨与感恩之情难以尽诉。

正是有着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刘三多老师对今天的生活无比感恩。因此在60年前,他在立志走上艺术创作之路的时候就抱定一个创作宗旨:为时代而歌,为英雄立传。所以,赞美社会主义祖国、讴歌伟大的时代一直是他投注心血最多的创作题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他创作了大量讴歌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他选择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他努力把自己见到和感受到的日常现象或景物,经提炼加工使之典型化,创作出体现真善美的作品。力争使自己的作品能够“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进而行动起来,去创造美好生活”

图3作品.jpg

六十年来的不同时期,刘三多老师都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赞美英雄楷模的作品。70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创作了影响颇大的《地下长城》 (第一作者),这幅作品于1974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7年又参加了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还被邮电部印制成邮票在全国发行,拍入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伟大时代画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他创作了向英雄致敬的《最高的奖赏》、《战斗英雄陶少文》。《茶园新林》、《农家乐》等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的新风貌。80至90年代我国发生了诸多的大事,刘三多老师满含激情地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迎来了又一个创作高峰:《特区魂》、《老黄牛》、《根》、《向抗洪英雄高建成学习》等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祖国统一、抗洪救灾等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相继推出。新世纪,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刘老师虽年逾花甲,但仍然保持着年轻人一般的热情,为了描绘家乡的美丽与富饶,他不畏艰险走遍了鄂南地区的山山水水,创作了“鄂南山水情”系列油画作品。这些作品都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他受中央文史研究馆委托,为7位老馆长画像,他克服了资料有限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绘画工作。中央文史馆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于当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收藏仪式。

图4作品.jpg

坚守信念,勤勉执着

几十年来,刘三多老师始终坚守艺术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人民的信念。在他看来,艺术必须为现实服务,艺术家的创作应根植现实,同时又要为时代服务,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担负使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责任。近些年,他看到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为之欢欣鼓舞。但同时也看到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日益严重,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令他痛心不已。他希望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充盈起来,中华美德能浸润每个人的心田,并永远传承下去。

图5作品.jpg

令人欣喜的是,21世纪仍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新时代的楷模不断涌现,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吴天祥、赵传宇、黄来女、谭之平、孙东林、王争艳、杨小玲、董明、罗长姐、刘培刘洋兄弟,全国劳模易勤,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时代楷模林俊德、张富清等,他们的事迹都非常感人,深深打动了刘老师,让他看到了雷锋的身影。“这些英模们的种种先进事迹和善举让日渐冷漠的世情温热起来,让人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可爱”。刘三多老师也希望为社会风气的好转做点事情。所以,这些年他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宣扬新时代的雷锋——全国道德模范们的创作上。他要用画笔描绘英模们平凡而光辉的形象,期望借此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崇拜、赞美和效仿他们。

图6作品.jpg

正是坚守着这样的信仰,刘老师愿意做一位文化的终身志愿者,去宣扬、传播一种给人温暖和力量的精神,并将这种承担当作一生的使命。

时代的车轮已驶过六十年,已至耄耋之年的刘老师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 2019年7月,他参加了由中央文史研究馆艺术指导、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文化旅游厅、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第三届 “贺兰雅集”文化交流活动,参观了银川明代古长城遗址。有段长城断裂地段,险峻无比,令人震撼。他毫不犹豫地走到了断裂悬崖处找好角度进行拍摄,希望多收集一些素材。这种在旁人看起来何其辛苦何其危险的事,对他而言是何其的愉快!谁能说刘三多老师不是在用生命热爱艺术呢?

图7作品.jpg

热心公益,淡泊名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老师作为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80岁的老画家,一个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副厅级干部,在一般人看来,完全可以不问世事好好享受生活,但他仍希望在晚年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继续呼唤、展现出更多的真善美。不计得失,不为名利,只求能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这样做的。在推崇市场经济的今天,作为一位老画家,为自己的家庭多创造一点经济效益不是难事,但他觉得他应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倒贴钱也值得去做。这些年他为十几位先进人物画像,到各种场合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我画这些先进人物,就是想宣扬一种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希望这样的模范能感染更多的人。”

图8作品.jpg

十余年来,刘三多老师热心公益,经常带着画作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办画展,做讲座,宣传英模的感人事迹,积极传播正能量。2018年10月16日,他被湖北省共青团联合会聘为“最美新生”导师,为大学生颁奖并讲话。除了积极参加社会上的一些英模宣传活动,他还关心一些道德模范和身残志坚人士的生活和学习,免费教其画画,并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他说:“我感谢这些学生们,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让我感动、敬佩。同时他们也给了我回报社会的机会,更好地体现一位艺术工作者的价值。”

六十年的不懈创作,为刘老师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他的艺术成就被《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中国美术家》、《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等多部辞书收录。

“挥毫泼墨扬正气,水墨丹青写春秋”,这是刘三多老师始终坚守的信念,也是他热爱的事业、一生的追求。

图9作品.jpg

刘三多简介:

刘三多,1939年生,湖北崇阳人。现为:

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弘文尚德书画院院长,

湖北省模范政协委员。

2005年受中央文史研究馆委托,为历任(七位)馆长画肖像,并在北京举行了捐赠仪式。

另有作品被选入美术教材。

美术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美展。

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画报》《文化月刊》《连环画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团结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文艺》《辽宁画刊》《世纪行》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

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等十多家出版社出版。

刘三多的艺术成就被载入《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中华 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中国美术家》《当代书画篆刻家词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词典》《中国当代文艺家词典》《中国专家大词典(第五卷)》《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十余部大型辞书。(瞭望新时代学习社 贺媛媛)

 

编辑: 南 岳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