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夏季气温走高,蚊虫密度也持续走高。据北京疾控中心往年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蚊虫密度将达到高峰。蚊子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夏季要做好防蚊工作。
北京蚊虫密度7月下旬至8月上旬达高峰
据北京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6月下旬,全市成蚊平均密度比6月中旬升高了32.50%,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0.64%。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蚊虫密度预计将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达到高峰。
据悉,蚊子是登革热、疟疾、乙脑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今年年初肆虐美洲和非洲的寨卡病毒也是由蚊子传播病毒引起,若怀孕早期的孕妇感染此病毒,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将被破坏,使孩子出现小头畸形。
学学这些防蚊招数
人被蚊子叮咬后,除皮肤瘙痒、疼痛外,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因此,夏季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整理了一些防蚊妙招,供大家参考。
外出游玩尽量穿浅色长袖裤,必要时在裸露皮肤上涂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孩子最好使用避蚊胺浓度小于10%的防蚊液。婴儿最好用纯植物驱蚊产品。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澡勤换衣服可以去除体味,减少被蚊子袭击的可能,但尽量不要用香皂洗澡,可用一些带驱蚊效果的沐浴液。
居家防蚊,要清除孳生地。水养植物每周至少换一次水,彻底清理花盆托盘积水;每周检查卫生巾和厨房地漏,保持地漏处无积水,垃圾桶最好加盖。加装纱纹纱窗,做好物理防蚊。
蚊子比较喜欢哪类人?
据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蚊子叮人其实不用眼睛,而是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体表散发出来的汗味以及热量为线索来确定人的位置。蚊子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其触须上的感受器可帮蚊子判断哪些人血液中富含胆固醇和维生素B。因此,蚊子一般比较爱叮这几类人:
爱出汗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
儿童。儿童的皮肤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容易挨蚊子叮。
穿黑色、蓝色衣服的人。这些颜色适合蚊子的视觉习惯,容易吸引蚊子。
肺活量大、胖人、呼吸沉重的人。这类人容易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蚊子对此较敏感。
新陈代谢快的人。一般来说,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健康人比病人更招蚊子,这是因为皮肤表面的分泌物多的原因。
月经期的女性。女性在例假时,分泌物产生变化,也更招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