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们常常因为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苦恼不已。进食本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为什么宝宝会不喜欢呢?家长们在焦虑和困惑之余,需要帮宝宝好好分析一下。
好的食欲需要有几个因素,当然,这是在宝宝身体健康的前提下:
一是饥饿感饿了自然会要吃,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如果宝宝根本不饿,是很难有进食的欲望的。少吃零食,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以及增加运动量等都可以增加饥饿感。
二是心情 如果宝宝心情很糟糕的时候也会没食欲,所以在吃饭前尽量不要破坏宝宝的心情。比如宝宝在开心玩耍的时候,不要粗暴打断他,一把拎过来吃饭,这样宝宝只会对吃饭心存抗拒。可以跟宝宝商量,问他可不可以吃完饭再玩。如果宝宝不愿意,那可以各自退一步,比如跟他说,那我们再玩5分钟就去吃饭好吗?宝宝从你这里得到了尊重,那他也会很乐意尊重你的建议。进食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记住任何时候不要强迫宝宝进食。进食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强迫吃或追着喂等方式,会让宝宝觉得吃饭完全是大人的事情,是一件被迫的事情,宝宝自然对此产生不了兴趣。尽量让宝宝也参与到吃饭的过程中来,在大人喂的同时,多让他自己动手,不要怕弄脏衣物或麻烦,宝宝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不但感受到了吃的乐趣,还能学会自己吃,为以后迅速融入幼儿园的生活打好基础。
三是环境 在宝宝吃饭的时候,家长尽可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并且停掉所有可能引起他分心的活动,比如电视、游戏等等。而且宝宝吃饭时间最好跟大人同步,大人吃饭时表现出的食物很美味的样子,以及食物的色香味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食欲,也让宝宝有机会模仿大人的咀嚼动作。
四是食物的性状和口感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牙齿萌出的状态,及时调整食物的制作方式。在宝宝的小磨牙萌出之前,宝宝还没有很好的研磨食物的能力,对颗粒状的食物会觉得难以下咽,时间久了,可能会对食物心生抗拒,因此所有的食物都应做成很软烂甚至是泥状的。而宝宝磨牙萌出以后,食物需要做成容易咀嚼的小颗粒状,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也能增加宝宝探索食物的兴趣。
宝爸宝妈们需要学会用生长曲线来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邻家的孩子,不是最好的参照系。只要宝宝的体重增长速度是令人满意的,妈妈们就不必太纠结和焦虑。要相信一点,正常的孩子是不会把自己饿坏的。焦虑的父母通常只会养出糟糕的孩子。但如果以上几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宝宝还是不爱吃东西,体重增长也不满意,可能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建议和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