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民生
武汉冰棒市场被外来品牌瓜分 “洋”冰淇淋最俏
2018-01-21 11:01:44   来源:武汉晚报   分享:
0

1.jpg

  在武汉安家的东北人小陈最近和老婆逛江汉路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叫“马迭尔冰棍”的雪糕店,招牌上写着“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字样。他兴奋地嚷道:“东北的冰棒开到武汉来了?”

  这是一家哈尔滨的百年老字号品牌,眼下正极速扩张。市民不难发现,武汉夏日街头的冰棒柜、超市、高端冰淇淋店里,冰棒市场正被外来品牌疯狂瓜分,本地品牌几乎全线沦陷。

  “东北风”占领街头冰棒摊

  江汉路步行街上,“马迭尔冰棍”价格不算便宜,老冰棒5元/支,芒果等口味的10元/支,开心果口味20元/支。

  “我们今年6月刚刚在武汉开店,步行街上开了一家,光谷有3家。”该品牌武汉代理商负责人刘利锋说,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的百年特产,也是中华老字号。以前,一直在哈尔滨区域销售,这几年开始扩张。江汉路步行街上的这家生意最好,单日最高销售量可达2000多支。

  “今年年底前,我们要在武汉开10家店,明年计划开到30家。”刘利锋说。

  这两年“爆红”的还有东北大板,3元/支,奶味很足。武汉街头的冰棒摊几乎每家都摆着一台东北大板的专用冰柜。

  昨天,汉口后湖一家冰棒批发老板告诉记者,东北大板的厂商给小卖铺、便民店免费使用专用冰柜,每个月还返60元电费。东北大板去年顺利在武汉铺设了800个网点,平均每个网点每天至少销售40支。

  此外,沈阳生产的怀旧雪糕也风头正劲。

  超市里“洋”冰淇淋最俏

  超市里,购买冰淇淋的市民不少。中百仓储冷饮买手任经理介绍,联合利华旗下的和路雪卖得最好,销售达三成。其次是“国字头”的伊利、蒙牛,两者加起来大概占四成。有“洋背景”、现属于国企首农集团旗下的品牌八喜占一成左右,其余的就是一些小品牌来“分食”了。

  他说,大概从2008年开始,本地品牌在超市里压根儿见不着影子了。

  高端店数量超过广深

  迎合市民的多层次、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全球连锁冷饮巨头抢滩江城。连日,记者调查统计,美国通用磨坊旗下的哈根达斯在武汉开有10家店,DQ冰雪皇后在武汉开了29家店,美国芭斯罗缤在汉开出5家店,意大利手工冰淇淋爱茜茜里也落户武汉等等。武汉天地比利时歌帝梵冰淇淋,一支纯巧克力冰淇淋要50元。哈根达斯冰淇淋单球30元左右,套餐一般在120-160元,外带消费人均40-60元。

  高端连锁冰淇淋品牌在汉开店数量追平甚至超过了部分一线城市。比如,哈根达斯、DQ在广州门店数均为10家;在深圳,DQ有4家店;芭斯罗缤在上海门店数为6家,在深圳开出1家店。

  美国DQ中国最大经销商——上海适达餐饮公司人士表示,“武汉的重要性已经和传统一线城市不相上下。武汉也是DQ最早进入的‘新一线城市’。”DQ在全国设了6个物流中心,武汉便是其中之一。

  本土品牌“三大花旦”凋落

  武汉是各路冷饮巨头追逐的目标,遗憾的是,本土品牌几乎沦陷。武汉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付振声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武汉市场上形成五丰、美登高和美怡乐三虎争霸的局面,“武汉市场差不多被这三大本土品牌瓜分”。但随着和路雪、蒙牛、伊利等强势品牌的进入,三大本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没落。

  武汉美登高1998年前后关门歇业,武汉美怡乐2000年闭门谢客。武汉五丰,存续时间较长,2011年5月才完全从市场上消失。昔日武汉本土冰淇淋“三大花旦”悉数凋落。

  付振声认为,“武汉的许多企业家很聪明,但缺乏大智慧,缺乏国际化视野,这是本土冰淇淋厂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走向衰亡的原因。”

  地域品牌重生值得借鉴

  同样是地域品牌,哈尔滨马迭尔走的是完全不同之路。刘利锋说,受限于国企体制,马迭尔冰棍销售一直局限在哈尔滨。2013年,民企北京奥奇乐工贸有限公司与马迭尔集团签署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成立北京马迭尔食品有限公司,这家老字号才走出哈尔滨。北京马迭尔在北京建厂,并挖来了哈根达斯高管,开启了扩张的步伐。按照计划,马迭尔未来5年将在全国6个大区投资20亿元以上新建立6个生产基地,直接辐射各个大区的销售渠道,以缩短配送距离,减少冷链成本。其中就包括华中区,如果在武汉或周边建厂,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

  同样是区域品牌的沈阳中街冰点与高校达成“食品研发基地”,市场上现在不仅有中低端的街头产品,还在一些城市开出了高端概念店,并进驻了机场。这些地域品牌的重生和发展值得本土企业借鉴。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