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王玉杰)7月6日下午,为进一步了解岳阳花鼓戏在岳阳县的传承现状,华师数院菁诚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四组的队员们走进了岳阳县文化馆,对文化馆副馆长、岳阳花鼓戏市级传承人易文先生进行了专访。

下午四点,经岳阳花鼓戏传承剧院场地负责人的热情引荐,实践队第四组的组员们有幸见到了文化馆副馆长、岳阳花鼓戏市级传承人易文先生。易文先生热情接待了组员们,并表示欢迎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来到岳阳,很高兴看到年轻人对花鼓戏如此感兴趣,也十分愿意为实践调研提供文件资料。
人物专访正式开始。自从2008年花鼓戏正式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易文先生及其他的花鼓戏传承人开始着手撰写一部花鼓戏非遗丛书,将花鼓戏的历史渊源、曲调唱腔等做一个系统规范的总结,以便花鼓戏的传播和学习。采访期间,易文先生小心翼翼地从书柜中取出厚厚的一摞手稿,每一页上都写满了注释并带有负责本章编写的传承人签名。整本书条例有序、内容丰富。

介绍完花鼓戏非遗丛书之后,易文先生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了岳阳县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一元剧场”。“政府出钱、文化出力、企业赞助、市民娱乐”,在介绍“一元剧场”运作方式时易文先生如是说,“这种模式取得的效果比较好,花鼓戏也走出了原来那种发展困境。原来就是有的市民想看戏却没戏看,市场处于一种低谷,通过这个一元剧场又回到了那一种渴望着戏曲的现象。市民看戏花的一块钱是象征性的收费,花钱买个座位维护好剧院的秩序,这部分资金也可以优化我们的花鼓戏排练。”

当被问及如何提高年轻一代对花鼓戏的兴趣时,易文先生向组员们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另一项花鼓戏宣传活动——花鼓戏进校园。“这项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讲与学。讲,就是我们请本地的对岳阳花鼓戏比较了解的花鼓戏专家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花鼓戏的历史渊源,讲岳阳花鼓戏的剧本结构、基本知识。学,就是请岳阳花鼓戏表演的形体专家老师向同学们诠释表演基本技艺”,易文先生这样介绍说。

为了响应党中央对大力加强演艺惠民活动的倡议,岳阳县花鼓戏剧团还组织了定期的“送戏下乡”活动。“这可以说是‘上面有要求、群众有呼声、我们要工作’,”易文先生讲道。为了加强花鼓戏的宣传,岳阳县花鼓戏剧团每年在乡下演出能达到一百一十场左右,他们还在传统节日期间和下半年十一月份的农闲时候举办深入乡镇的花鼓戏巡演,将精彩的花鼓戏表演送到村民们的家门口,使得这一特色传统戏剧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