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这袋‘生命种子’能快点送到患者身边,祝他早日康复。”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巴东某医院主治医师向怀玉25日在武汉某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巴东县首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医者仁心为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点亮重生希望。

今年36岁的向怀玉是土生土长的巴东人。2013年,他从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巴东县某医院,从一名青涩的住院医师成长为肿瘤科主治医师。他白天接诊门诊患者、查房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晚上钻研诊疗新理论、新技术,休息时间还常被患者的咨询电话占据。
多年来,向怀玉始终用行动践行医者使命。面对经济困难想放弃治疗的患者,他不仅耐心开导,还主动帮忙联系民政救助、申请特药,让患者得以延续生命;为提升诊疗水平,他先后赴武汉同济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进修,两次获评“优秀进修医师”。
今年9月下旬,向怀玉接到恩施州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HLA分型与一名血液病患者成功匹配。“只要能救人,我随时配合!”抵达武汉后,向怀玉从11月21日开始进行捐献前准备,注射动员剂时,身体的疼痛感不时袭来,但他总是强忍着给妻子发去“一切安好”的消息。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能遇到这样的缘分,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责任。”成功捐献后,向怀玉坦言,不后悔救人的决定,只是对父母有些愧疚,“等身体恢复好了,我会亲自回家解释,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今年以来,我县新增约40名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巴东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持续扩大资料库库容,通过进医院、进社区、进企业等形式普及捐献知识,消除公众认知误区,同时完善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从志愿者入库、配型对接,到捐献期间的陪同照料、随访关怀,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生命接力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