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至7日湖北高温天气发展
中东部地区高温中暑风险高
NO.1
6月气温特征
6月全省平均气温25.4℃,较常年同期偏高0.1℃。全省平均高温日数2.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0.4天,其中鄂西大部分地区达3~8天,中东部地区1~3天。高温主要出现在13-17日,其中谷城(40.6℃)突破6月极值。
NO.2
后期天气趋势和高温中暑气象风险预警
预计7月2日至7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多云到晴天,午后西部多雷阵雨,高温天气发展,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4~38℃,局地39℃以上。根据湖北省高温中暑指数预报,2日至3日鄂东地区为高温中暑高风险区,4日至7日鄂东地区维持高风险等级,同时,高风险区域进一步扩大至湖北中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
2025年7月2-7日湖北省高温中暑气象风险等级
NO.3
防范措施
预计7月2日至7日,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我省中东部晴朗少云,盛行偏南风,高温发展,同时大气湿度大,人体舒适度降低,容易出现高温中暑和其他健康危害。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
1、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或高强度劳动。户外活动时佩戴宽边帽、太阳镜,选择浅色、宽松、棉质或麻质衣物,利于散热。采取轮班制或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增加休息频次。保持环境通风与降温,室内使用空调、风扇或遮阳帘,户外作业场所搭建遮阳棚,配备喷雾降温设备或工业风扇。
2、科学健康饮食。高温条件下,食物腐败变质速度显著加快,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冷食、凉拌菜、海鲜、剩菜剩饭等更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夏季雨后野生蘑菇大量生长,有毒野生蘑菇与可食用野生蘑菇在外观上往往极为相似,还需警惕毒蘑菇中毒问题。要严格遵循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做熟食物,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做到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瓜果、蔬菜、粥类,避免油腻辛辣;科学补水与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饮水,适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如香蕉、菠菜、坚果),预防肌肉痉挛;避免饮用含酒精或高糖饮料。
3、做好安全防护。关注天气预警,调整出行计划。可进行耐热训练(如温水浴、适度户外活动),提高热适应能力,逐步过渡,避免突然从空调房进入高温环境。社区可设立临时纳凉点,配备急救箱和饮用水。企业需制定高温作业防护制度,定期组织防暑知识培训。若出现严重中暑症状,及时就医,切勿延误治疗。
4、预防虫媒疾病。夏季也是蚊虫滋生的季节,蚊虫不仅会叮咬皮肤引起瘙痒,还可能传播各种疾病,如登革热、疟疾等,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减少蚊虫的滋生场所,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合理使用防蚊产品,避免蚊虫叮咬。
5、警惕安全事故。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因缺乏安全意识或自救能力,易成为溺水的主要受害者。应构建“个人-家庭-社会”三级防护网,个人要提高风险意识、掌握科学技能、避免盲目行动,家长要以身作则、远离危险水域,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安全教育、完善救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