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已结束,但对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取刺门诊的医生们来说,这个假期却分外忙碌。“节假日期间,仅取刺手术就做了十余台。取刺门诊平均一天要看10个病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晚上八点以后过来,最多一天看了17个病人。”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孙苏光表示。
10月4日晚9点,家住武汉远城区的张先生吃饭时感到喉咙一阵刺痛,“当时我意识到被鱼刺卡住了,于是按照‘土办法’,连吞了好几口米饭,又喝了醋。但是喉咙越来越疼,我连夜跑了好几家医院但都没有专门取刺的医生,朋友告诉我六医院有24小时取刺门诊,于是过来碰运气。没想到真的有医生在值班,她用镊子在肉眼下不到5分钟就帮我取出将近5公分的鱼刺,解决了我的痛苦。”提及国庆假期时的经历,张先生十分感谢。
有些鱼刺卡得位置比较深,仅凭肉眼或喉镜无法取出,就需要通过手术解决。10月7日,今年64岁的王爹爹吃晚饭时“囫囵吞枣”,突然感到咽喉一阵刺痛,不久疼痛就蔓延到后颈及胸腔。家人见状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取刺门诊。取刺门诊值班医生通过喉镜并未发现鱼骨,只看到一道伤痕,初步判断鱼骨卡入食道。CT检查显示,鱼骨进入胸腔位于食管中段,情况较为紧急,医生立即为王爹爹手术。经过深入探查,成功取出鱼骨,未伤及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医生碎碎念:
由于年轻人咀嚼能力和对异物的分辨能力较强,卡住的以细小鱼刺为主,常在口咽部或者咽喉部。中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较弱,容易被粗硬鱼骨甚至鸡骨头等卡住,而且位置也较深,造成出血、感染等风险也较大。
医生小提醒:
类似吞饭、喝醋等对付鱼刺卡喉的“民间土方”不仅不科学反而更危险。米饭很可能将浅表的鱼刺 “推”入食道,除了会造成划伤,还会使鱼刺越刺越深,若不幸刺破血管,非常危险。因此,最明智的做法还是立即上医院,让医生帮忙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