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发开始变白,年龄和身体迈入中年,但工作还是像少年时那样,充满干劲与激情。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宋正林,脑袋里藏满了混凝土的专业知识,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初心,追逐自己的建筑之梦。
站在坚实的混凝土上,他明白,自己的一生就如同脚下的混凝土一样。混凝土最初的精品原材料来自不同的地方,最后一经搅拌,成了建筑的骨架顶天立地。自己在不同地方学习磨砺,又经历岁月的拌和,也已具备支撑企业发展的铮铮铁骨。
将混凝土泵送上400米高楼,刷新行业记录
厚厚的眼镜片、身材偏瘦,外表看起来是典型的理工科学霸,但在这外表背后,宋正林是一名雷厉风行的技术员和管理者,做事能凝心聚力,是中建商砼能文能武的青年代表之一。2011年,宋正林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就在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东西湖站担任质检员,从基层一线员工做起,后来又历任华中分公司中心试验室研发主管、华中分公司汉口站技术负责、副总工程师,再到后来的江岸站总工程师。
入职以来,宋正林追求上进,积极参与多个项目的研发。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武汉中心项目。“这个项目是当时的武汉第一高楼,没有借鉴经验,混凝土强度较高,我们是边做边总结,施工中没有丝毫放松。”宋正林说,他前后在这个项目上干了3年,由他带领的团队顺利地完成了武汉中心封顶,将C60自密实混凝土和LC40混凝土顺利泵送至400多米的高度,刷新了行业的记录,当中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质量事故。
在做项目同时,他还结合《中国建筑千米级摩天大楼建筑材料与节能技术研究——建筑结构高性能材料研究》课题,系统研究了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评价方法,所形成的科研结果《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泵送性能评价及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中建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建西部建设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外,研究了C6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裂技术,成果《11.7米超厚C60高强大体积混凝土低热低收缩的设计与施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绿色生产,再生骨料产生效益200万元
在江岸站任职期间,宋正林还在思考如何寻找更经济绿色的混凝土材料。他主动进行技术研发创效和绿色生产,率先使用再生骨料等环保材料,大力推进废水废浆的循环使用,联合推进复合掺合料的开发应用。
和宋正林一起共事过的中建商砼江岸技术科长盛恒回忆说:“宋总工说话很利索,思路清晰,说不上两句总要笑一下,很和蔼,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再后来一起共事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曾经为了做好《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宋正林带领大家跑遍不同的市场、翻阅无数文献,打了难以计数的试配,那时候他天天住宿舍,和大家挤在一起,同甘共苦,以身体力行的工作风格,为江岸厂全体员工树立榜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正林的创意项目《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股份公司第三届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累计共应用8万吨再生骨料,产生经济效益约200万元。此外,他还编写了企业标准《预拌厂混凝土用废浆应用技术规程》《预拌厂混凝土用工业废渣复合参合料应用技术规程》及《预拌厂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助力公司绿色生产。
八年实战斩获多项大奖,培养团队继续前行
八年来,宋正林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严谨钻研的科研精神、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磨炼技术之剑,不断斩获一项项荣耀。
在2011年的公司第一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赛中,他取得了二等奖、随后陆续获得“2012年公司第二届配合比设计大赛一等奖”“2013年公司第三届配合比设计大赛一等奖”“2014年公司配合比设计达人”、中建西部建设股份公司第二届“试配达人”,以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授予第三届“金隅杯”全国混凝土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授予规范操作优胜奖。
在市政桥梁工程领域,宋正林所负责的《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武汉江汉六桥、四环线汉江特大桥等桥梁混凝土施工,形成了中建工总司级的《超宽预应力连续箱梁混凝土施工工法》。由他带领的团队顺利完成了江汉六桥超大体积自锚跨C50混凝土,汉江特大桥和三官公路大桥超宽预应力箱梁C55混凝土,以及国内混凝土箱梁宽度第一的汉江特大桥预应力箱梁C55混凝土防裂技术研发,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为公司在市政桥梁领域树立中建品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江岸厂时期,他带领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错了成绩,不断向系统化、完善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迈进,实现股份公司及公司的质量管理升级的目标要求,多次接受公司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检查并获得好评,严格执行股份公司及公司的“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落实质量管理升级。在他的传帮带下,为公司培养出了一名技术总工和3名技术科长,继续带领团队奋战新项目。
回望自己走的路,宋正林说:“最开始觉得干这行累,但当自己的成果用于一个个高楼时,内心充满了自豪和骄傲,未来仍会坚定地走下去,把团队带好,做出更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