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可夫、通讯员刘高峰、熊安国) 从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到中国的长江之滨,从30年前的引种试验到如今的百亿产业,一条北美的“洋鱼”斑点叉尾鮰鱼在嘉鱼找到了新的故乡。至今,当人们谈起由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鱼,又到出口美国的故事,依然津津乐道。
8月23日,嘉鱼县三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德忠告诉记者,“全国95%的斑点叉尾鮰鱼苗都出自嘉鱼”。
这种原产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洋鱼种,如何在中国的嘉鱼县成了“抢手货”?故事得从30多年前的一次引种说起。
一次引种,洋鱼来华
1984年6月,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焰值从美国引进了斑点叉尾鮰繁殖苗与少量野生鱼苗。斑点叉尾鮰,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骨刺少、肉质鲜美等优点。
这个来自北美的客人,开始了在中国的旅程。嘉鱼县成为其中的一个试验点。这里地理气候环境类似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非常适宜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与繁育。1989年,斑点叉尾鮰在嘉鱼人工繁育成功。
但初来乍到的洋鱼并不适应中国的水土,和其他大多数试验渔场一样,嘉鱼也面临种鱼产卵率不到30%的困境。
科技突破,鱼跃龙门
五年磨一剑,1994年,嘉鱼人工繁育斑点叉尾鮰技术团队,摸索出斑点叉尾鮰人工繁育“诱鱼产籽”技术,将种鱼每年的产卵率提高到80~90%,且种鱼使用期提高到3至5年。这项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产卵技术的突破迈出了人工规模育苗的第一步,但将鱼卵悉数孵化成鱼苗,仍有待突破。
2015年,斑点叉尾鮰鱼卵孵化技术在三湖渔业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斑点叉尾鮰鱼卵孵化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孵化率达到90%以上。
亚洲最大,孵化航母
三湖渔业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产业化繁育斑点叉尾鮰苗种。在嘉鱼县水产部门和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分户饲养鱼种,然后将所产卵块送到公司孵化基地集中孵化。
“我们建有亚洲最大的标准化孵化基地,孵化率达95%”,公司总经理阮志文介绍。
嘉鱼县三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2006年,主要从事斑点叉尾鮰和名优水产品的苗种繁育生产,公司现已拥有叉尾鮰繁殖亲本10万组,可年繁育匙吻鲟、胭脂鱼、长吻鮠等十余种淡水名优苗种2亿尾。公司年创产值8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
2014年,三湖渔业投资46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斑点叉尾鮰孵化基地,项目占地面积100亩,年繁育能力可达10亿尾,占国内总量的80%以上。
如今,三湖渔业公司拥有叉尾鮰繁殖亲本10万组,年繁育叉尾鮰苗种8亿余尾。公司新建的苗种繁育中心是当前亚洲最大的叉尾鮰苗种繁育中心。
小小鱼苗,巨大收益
一组种鱼成本价80至100元,每亩投放20至30组,第4年性成熟后开始产卵,每组可孵化鱼苗2万尾以上。
“1万尾最小规格的鱼苗,售价也有四五百元。3年使用期内,每年每亩鱼苗最少可卖2.5万元。长到2两以上的,售价更高。一亩塘的整体收益会超过3万元。”这是嘉鱼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算的一笔经济账。
嘉鱼县300多家繁育户通过繁育叉尾鮰,户均增收30多万元,吸纳就业4000余人。
九成市场,中国标杆
嘉鱼县年繁育叉尾鮰苗种10亿余尾,年生产量占全国斑点叉尾鮰苗种总量的90%以上。嘉鱼斑点叉尾鮰行业已主导了全国的叉尾鮰鱼苗市场。
广东、福建、广西等十几个叉尾鮰主产省份鱼苗均来自嘉鱼,当中国开始与美国有关方面商谈出口事宜时,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鮰鱼之父”蔡焰值提供了“斑点叉尾鮰”引进的全套资料,并建议用DNA检测的方式,确认了该鱼是从美国引进的,从而取得了出口权。第一个货柜到美国检验合格后,从此打开了我国鮰鱼加工鱼片出口美国市场的大门,出口量由几十吨增至几万吨。嘉鱼叉尾鮰鱼苗还远销越南、柬埔寨等国。
在嘉鱼首届鱼文化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向嘉鱼县授予“中国鮰鱼之乡”荣誉称号。这标志着斑点叉尾鮰已从嘉鱼走向全国,嘉鱼已成为斑点叉尾鮰的第二故乡。
百亿产业,未来可期
嘉鱼县现已建成国家级良种场+省级良种场+若干扩繁基地的鮰鱼苗种繁育体系。目前,全县现有鮰鱼亲本25万组,如实现预计生产苗种20亿尾,可创产值10亿元以上。为此,公司先后投资5800万元,建成一个占地面积60亩,年生产量十亿尾的叉尾鮰苗种繁育中心,2000亩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公司繁育中心建有18000㎡的生产育苗车间、300㎡渔需品超市、600㎡容量为600吨冷库及3100㎡公司办公楼、培训中心、鱼病防治检测中心等。
公司荣誉室内,2016年被农业部授于“全国现代种业示范场”牌匾闪烁着金光,生产工艺获得10项发明专利,是三湖渔业锐意进取的写照。
从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到中国的长江之滨,从30年前的引种试验到如今的奋力跨向十亿产业,这条北美的“洋鱼”在嘉鱼找到了新的故乡。遵循“规范化管理、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科学运作,嘉鱼县三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正精心打造着亚洲第一斑点叉尾鮰繁育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