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牛背上的童年(外二章)
2025-07-22 11:20:50   来源:今日湖北

牛背上的童年(外二章)

作者:陈汉临

鸡叫三遍时,我就醒了。窗外还黑着,冬日的寒气透过土墙的缝隙钻进来,我把被子裹得更紧些。但想到牛栏里的那头老牛正等着我,便一骨碌爬起来。那年我十二岁,家里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大,父亲是生产队长,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母亲常年生病不能正常出工,放牛的活计自然落在我肩上。

1753154442111529.png 

我摸黑穿上打着补丁的棉袄,从灶台摸出半个凉红薯塞进嘴里,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冷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牛栏里,老牛听见动静,从鼻孔喷出两股白气,铜铃大的眼睛在黑暗中发着微光。我解开拴牛绳时,它温顺地低下头,用粗糙的舌头舔了舔我生满冻疮的手。

"走吧,带你出去拉屎尿去”。我轻声说着,牵着它往打谷场走去。生产队规定冬天必须把牛养得膘肥体壮,开春才有体能干活。老牛懂事地走到场院角落,我听见积雪被热气融化的滋滋声。等它拉完屎尿,我又把它牵到池塘边饮水,然后从草垛扯来新鲜的干稻草,看它慢条斯理地咀嚼,嘴角漏下几根草茎。

开春后,青菱湖边的草芽冒了尖。周末不用上学时,我们就把牛群赶到湖边。十几头牛散开来吃草,像撒在绿毯上的黑珍珠。

最难忘的是初夏的雨后。湖边的蒿草窜得老高,叶片上还滚着水珠。我们脱了鞋踩在泥里割草,脚丫被泡得发白。老牛突然"哞"地长叫一声,原来它发现了一丛鲜嫩的巴根草,正招呼同伴呢。我们学着牛叫,此起彼伏的声音惊起了芦苇荡里的野鸭。

放牛的日子也不总是惬意。有次我在牛背上背课文入迷,没注意老牛溜进了生产队的秧田。等发现时,它已经啃秃了大块秧苗。父亲公事公办地罚了我家三天的工分。老牛好像知道闯了祸,那天回家路上走得特别慢,尾巴轻轻扫着我的后背,像是在道歉。

记得初中毕业那天,我把牛绳交给妹妹。她个子还没牛腿高,怯生生地不敢靠近。我抓着她的小手放在牛脖子上:"别怕,它认得咱家人的味道。"老牛果然低下头,由着妹妹摸它月牙形的犄角。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扛着书包,一个牵着牛,朝着炊烟升起的方向走去。

若干年后,土地分到户,大多数家庭购买了微耕机作业,耕牛渐渐地消失了。如今村里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农事耕作全程实现了机械化。

我独自走到青菱湖边,巴根草依然茂盛,只是再没有低头吃草的牛群。风里恍惚传来清脆的牛铃声,转头望去,只有芦苇在轻轻摇曳。

 

心中的青菱湖

家乡的青菱湖,是一幅永不褪色的水彩。湖不大,却足以盛放整个童年的波光与云影。

清晨的湖面总笼着一层薄纱似的雾,水汽凉津津地扑在脸上。岸边的苇草挂着露珠,风一过,便簌簌地滚落,在湖面敲出细密的涟漪。野鸭从蒲草丛中悄然滑出,身后拖曳的长痕将倒映的朝霞揉碎成金鳞。此时湖水是静的,只有渔人木桨的欸乃声,像一句古老的叹息,悠悠荡开去。

待到日头爬高,湖才真正醒来。采菱的小船压着水波,船舷边堆满青碧的菱盘。女人们戴着宽沿草帽,手指灵巧地翻动叶片,紫红的菱角便噼啪落进竹篓。那菱角刚出水时沁凉,掰开是雪白的仁,清甜里裹着水草的鲜气,是盛夏最洁净的滋味。我们这些孩子耐不住馋,常被菱叶背面细小的尖刺扎得直嘘气,却仍嬉笑着把菱角壳抛向空中,看它们打着旋儿落回湖心。

黄昏最为慷慨。西天烧起霞火,整片湖便成了熔金的镜面。归航的渔船载着晃动的夕照,水波将光影揉成长长的缎带,一直铺到脚边。赤足踩进浅滩,温软的淤泥从趾缝溢出,惊起几只透明的小虾。偶尔有鱼跃出水面,“啪”地一声脆响,碎银四溅。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几十年过去,湖岸己高楼林立,湖边也修建了环湖小道,四环线飞架湖面。但湖水依然温柔地托着菱叶,倒影里却多了钢筋水泥的轮廓。唯有夜风拂过时,那清冽湿润的气息穿透时光扑面而来——刹那间,我又成了那个脚沾淤泥,手捧青菱的孩子,听见湖水在血脉里汩汩流淌。

原来儿时的青菱湖从不曾远去,它只是沉入心底,每当月光升起时,便轻轻荡漾着,将漂泊的倒影温柔收拢,并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梦中的草原

我随着旅行社的大巴,颠簸了许久,终于到了那魂牵梦萦的地方——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初夏的阳光里,大草原懒洋洋地伸展着,一望无垠。

草色并不很绿,倒显出几分黄来,大约是因为雨水未足的缘故。然而这黄中带绿的颜色,却与天空的蓝配合得恰好,使人看了,不觉心胸开阔起来。成群的牛羊散布在草原上,远望去,竟像是天上的云彩。

导游是个本地汉子,皮肤黝黑,说话时总带着粗犷的北方口音。他领我们去牧民家做客,说是"体验原生态生活"。那蒙古包远看颇有意趣,近看却显出几分破旧来。包内的陈设也简单,一张矮桌,几个垫子,角落里堆着些杂物。热情的主人端出奶茶来,味道咸而腻,同行的游伴只抿了一口,便悄悄放下了杯子。

马术表演开始了。几个年轻人骑在马上,做出各种惊险动作,引得众人连连喝彩。我看那马,腿细而长,眼睛大而亮,奔跑时鬃毛飞扬,确是良驹。骑手们表演完毕,便轮到游客体验骑马。一位老者战战兢兢爬上马背,马儿却不耐烦起来,突然小跑几步,吓得老者面如土色,死死抱住马鞍,惹得众人哄笑。

我独自向草原深处走去。草渐渐高了起来,没过了脚踝。风吹过时,草浪起伏,发出沙沙的响声。远处有一群羊,牧羊人坐在石头上,一动不动,仿佛与草原融为一体。我走近了看,原来是个少年,正低头玩着手机,对我的到来浑然不觉。

太阳西斜时,我回到了集合地点。同车的人们正热烈地讨论着今天的见闻,有人称赞草原的壮美,有人抱怨奶茶的味道,还有人炫耀自己骑马时的英姿。导游点着人数,依旧操着浓重的北方汉子的口音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大巴开动了,草原在车窗外渐渐远去。我想起白日里所见的一切,忽然觉得,这草原与我梦中的样子,既相似,又不同。梦中是纯粹的,而眼前所见,却掺杂了太多别的东西。

人们总是带着想象去旅行,却又往往失望而归。或许不是风景不如人意,而是我们总希望风景按照我们的想象生长。草原就是草原,它不会因为谁的梦境而改变自己的模样。

车行渐远,草原终于消失在暮色中。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那低头玩手机的牧羊少年。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