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康熙帝国瓷器工艺最后的绝唱:武汉雷氏王府珍藏一瞥
2025-07-21 15:31:02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记者可夫、通讯员郑秉顺) 灯光流转间,一抹浓烈的明黄如液态阳光在瓶身流淌,缠绕的番莲花叶纹在光影中翻涌出巴洛克式的华丽乐章。七月流火的武汉雷氏王府,行家云集,前来欣赏康熙朝最后瓷器工艺盛世的千年技艺与余晖。

1753082874771388.png 

长颈之上,一对夔龙兽耳凌空腾跃,金线勾勒的鳞爪间仿佛封印着十八世纪的风雷。颈部的浅蓝地葫芦形开光内,番莲绽放如凝固的火焰——这就是清康熙黄地开窗花卉双兽耳珐琅彩长颈瓶,封建王朝最后盛世用火焰与矿物谱写的绝唱。

1753083027153535.png 

帝国野心:珐琅彩的龙廷之路

爱新觉罗氏后裔雷氏王府王冠中先生介绍,康熙二十年,欧洲使臣携来的铜胎画珐琅器在紫禁城掀起了惊涛。痴迷于那绚丽釉彩的康熙帝,毅然打破六百年官窑旧制,将珐琅作坊深设于养心殿檐下。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日记中哀叹彩料试炼的艰辛,却不知中国工匠正以东方智慧破解西方秘术。当第一抹珐琅彩在景德镇白瓷胎上绽放时,一种跨越东西的宫廷艺术宣告诞生。

至乾隆朝,珐琅彩攀上工艺巅峰。督陶官唐英在奏折中记录皇帝对纹样的苛求:“式样、釉色、花纹务必精细”。此时的双兽耳长颈瓶已不仅是容器,更成为帝国威仪的微缩宇宙——高约35厘米的瓶身上,缠枝花卉在黄地背景上翻卷,宝石蓝釉料与描金线条碰撞出炫目光华。乾隆在《陶雅》中自诩:“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此言非虚。

1753082916565809.png 

天工开物:烈火中的美学革命

抚摸瓶身,触感如凝脂。珐琅釉料的主要成分是矽酸盐类,需调配到膨胀系数比胎质小、熔点比胎质低,才能完整附着。匠人在景德镇精选“甜白釉”瓷胎,辗转三千里送入宫中,画师以特制狼毫蘸取珐琅料,在素胎上勾画时呼吸都须控制——进口彩料价比黄金,一笔失误前功尽弃。

王冠中先生介绍其工艺特征:开光秘技,葫芦形开光如微型画框,白釉为纸、珐琅作墨,花鸟纹饰采用西洋光影法,花瓣层次多达七重渐变。描金绝艺,双兽耳与口沿的金线需在800℃窑火中分三次烧成,金粉纯度决定光华流转的质感。黄地玄机,明黄釉需以锑为呈色剂,温度偏差分毫即现帝王专属的“娇黄”,民间仿品永不可及。

当窑火在连续烧制七昼夜后熄灭,窑工撬开匣钵的瞬间——釉彩与胎骨膨胀系数完美契合者,方现“清乾隆年制”蓝料款识;稍有偏差则满窑尽碎。所谓“一器成而万瓷殒”,正是这般残酷的诗意。

1753082934805024.png 

纹饰密码:花叶间的帝国图腾

凝视瓶腹缠枝莲纹,仿佛听见巴洛克艺术与中国工笔的对话。番莲叶片卷曲如云,源自波斯细密画;而葫芦开光内绘制的折枝莲,却分明是宋代院体画的遗韵。颈部双夔龙耳更暗藏玄机:夔龙作为《山海经》神兽,象征皇权天授,其造型却借鉴了法国洛可可艺术的曲线美学。

纹饰象征体系:卍字纹底,梵文“吉祥海云”演化,四端延展喻指皇权无边。缠枝西番莲,花叶连绵象征大清基业永续。葫芦开光,谐音“福禄”,与内部番莲组合成“福寿连绵”密语。

2007年北京拍卖会上,一件同类双螭耳瓶腹部惊现珐琅彩绘制的《仙鹤祥云图》。仙鹤独立松枝,九重羽毛以七种白色渐变呈现,鹤眼点漆如生——这不仅是技艺炫技,更暗喻乾隆自比“九五之尊”的至高无上。

1753082965741942.png 

文明坐标:从御窑到宇宙

当这样一件黄地珐琅彩瓶置于太和殿时,它已是跨越文明的图腾。景德镇高岭土、欧洲珐琅料、波斯纹样、中国笔意,在窑火中熔铸成地球仪式的艺术品。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乾隆蓝地珐琅彩碗上,双螭龙纹竟与北京故宫藏瓶如出一辙,见证着“东风西渐”的传奇。

其价值更在岁月中涅槃。2013年北京中汉秋拍,一件清乾隆黄地粉彩开光花卉纹双螭耳瓶以195.5万元成交;而纽约苏富比同年释出的珐琅彩碗,更以逾亿人民币落槌。但金钱何足道?真正珍贵的是它承载的文明对话——当我们在博物馆灯光下与它对视,看到的不仅是釉色流淌,更是十八世纪全球化的晨曦。而清康熙黄地开窗花卉双兽耳珐琅彩长颈瓶,早于乾隆时期,存世极少,价值连城,无人拍卖。

今日武汉雷氏王府展柜中,黄地珐琅彩瓶静立如初。光线漫过瓶身,那些曾由无名匠人植入釉层的金砂微粒仍在闪烁,仿佛康乾盛世未熄的星火。面对这般神工,唯有静默:我们视线连接的不仅是罕有文物,更是断裂的文明记忆;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器物,更是人类在火焰中追寻极致的永恒执着。当兽耳上的描金在黑暗中独自闪耀,那分明是祖先跨越时空的文明密码。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