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运行之道与《黄帝四经》
作者:邓超文
题头语: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宇宙的运行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宇宙有核心吗?是什么力量在不断推动宇宙以光速膨胀?黑洞是个什么样的天体?它吞噬的物质到底去了哪里?暗物质是否存在?它是怎样控制着宇宙?宇宙有边界吗?银河系和宇宙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人类的科技向哪里发展?人类星际迁移的方向是哪里?人类能够实现光速飞行吗?本文章结合人类对宇宙已有的认知和中国古典哲学著作《黄帝四经》的哲学思想对宇宙的运行模式作如下的构想。
一、对于宇宙的诞生,《黄帝四经》一书中的【道原经】开篇云:“恒先之初,迥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进不熙。”,书中认为宇宙最先之初,看上去是一片虚无,这个虚无世界和后来的大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大同世界是由虚无世界演化而来的,同时大同世界最后又会成为虚无世界,宇宙就是在虚和同,同和虚之间不断转化的,永恒如一,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但虚无世界并不是真的一片虚无,而是一大团的致密物质在高温高压下高速旋转,不断集聚转化,宇宙中所有物质都被它吸附,连光都无法逃脱,所以这时的宇宙没有任何可见之光,一片阴晦。
二、当上述巨型物质团承受高温高压到一个临界点时,就开始大爆炸。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这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无需多加说明。当一个一个巨大的火球抛向宇宙时候,整个宇宙就一片明亮了。
《黄帝四经》书中云:“天德煌煌,非刑不与,天刑廖廖,非德必倾”。也就是说在上天给你以促进力的时候,他也必定会给你以制约力。因此当一个个火球被爆炸推动着向外太空极速飞奔的时候,制约力出现了,这就是万有引力,我们知道物质之间是存在吸引力的,同等距离,物质越重,引力越大。这些火球的重量是无比巨大的,相当于几千亿上万亿个太阳的重量,可以想像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会有多大。因此,这些火球向外飞奔的同时,相互之间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又拉扯着他们向爆炸的中心运动,于是火球的一部分物质因引力的作用被拉向宇宙的爆炸点也就是宇宙的中心点。
三、这些巨大的火球一方面被爆炸推动着向外太空狂奔,一方面底部中心物质又在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向宇宙中心极速奔赴,巨大拉扯之下,大火球从中间开始塌陷,又发生第二次爆炸。大火球又爆炸成无数个小火球,大火球的中心在宇宙核心的巨大引力下就成为了黑洞,那些上千亿个小火球就成为我们目前看到的一个个的恒星,他们本身自转,也围绕黑洞公转,就形成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星系。
宇宙中的一个个星系就是由一个个大火球二次爆炸形成的。黑洞在宇宙核心的巨大引力下极速旋转,把星系里的恒星一个个拉进黑洞,以快于光的速度奔向宇宙的中心。所以黑洞本身并不是一个有质量的天体,它就像河流里的漩涡,是在宇宙核心的巨大吸引力下形成的一种现象。宇宙核心一方面通过黑洞不断吞噬星系里的恒星等物质,使其向宇宙核心超光速狂奔,同时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又推动着星系以快于光的速度向外太空运动。
我们人类身在银河系,感知不到银河系的整体运动,只能看到银河系内的相对运动,实际上整个银河系是在以光速向外太空运动。不仅银河系,所有的星系都在被黑洞推动着以光速运动,这就是我们看到星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不大,而实际宇宙却在以光速不断膨胀的原因。因为每个星系的重量大小不一,所以速度有所差异,这就会导致星系之间会有碰撞融合。而宇宙的中心随着物质越来越多的集聚,对星系的吸纳力也越来越强。据相关科学研究,70亿年前,宇宙是在减速膨胀,也就是低于光速膨胀,而这以后又在以超光速加速膨胀,这就是因为宇宙核心物质不断积累,质量不断增大,对星系的吸纳力越来越强,从而反向推动星系越来越快的向外膨胀。同时宇宙星系的膨胀不是直线性膨胀,而是围绕着宇宙核心旋转着膨胀。宇宙的核心不仅体量巨大,物质致密,而且一定是在旋转,并且是极速旋转,这也是它爆炸后产生的绝大数星体都呈圆形,都在自转和公转的根本原因,从而推动整个宇宙围绕着核心旋转着膨胀。
四、当一个个星系形成后,宇宙就进入比较平稳运行的阶段,在星系的中心,靠近黑洞的一个个恒星及其他物质被拉近黑洞,奔向宇宙的核心,外围相对安全的恒星则形成自己的小星系,有了行星,卫星,星云等等,《黄帝四经》云:“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因此在合适条件下的行星,则诞生了生命和人类。我们看到的星系中心都有两边凸起的明亮的光积盘,这就是恒星一部分被拉进黑洞,奔向宇宙核心,一部分又被反作用力抛向外太空造成的。星系的形状一般外延高,越靠近黑洞越低,这就是黑洞的巨大拉力也是宇宙核心的巨大吸引力造成的。
有的恒星不一定是被卷入中心黑洞,也可能因为脱离或掉队,被宇宙核心的力量捕捉,物质被从底部中心开始吞噬,中部塌陷形成黑洞而被吸入宇宙的核心。有的超大恒星则会发生爆炸,一部分成为黑洞,一部分物质又形成超新星。有的超大星云团,被宇宙核心力量捕捉,物质向中部急剧聚拢旋转,也会形成新的恒星。
五、我们目前可观测宇宙已经达到900多亿光年,不可观测的宇宙可能更大,宇宙还会继续以光速膨胀,但是宇宙肯定是会有边界的。虽然每个星系都在以超光速逃离宇宙核心,但每个星系里的恒星也在不断被黑洞吞噬,逃离越远的星系里的恒星会越少,逃离最远的星系里的恒星可能已经被黑洞吞噬殆尽,那些遥远的星系可能早已消失了,所以宇宙肯定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无限膨胀。随着宇宙核心的物质越聚越多,引力会越来越强。即使星系逃离的再远,最后都脱离不了宇宙核心的吸引,与宇宙核心的物质归于一体。由于宇宙核心的引力巨大,被黑洞吸收的物质以及奔向宇宙核心的路线包括宇宙核心,我们都是无法用光来探测到的,但我们可想象的到,一条条暗物质的河流,由一个个星系里的黑洞流出,一条条的汇积,最后汹涌澎湃的奔向宇宙核心的壮观场面。
在宇宙的核心,我们可能什么也看不到,因为任何物质包括光到了那里,都无法逃脱,它可能看起来就是个无比巨大的空洞,但那里却是无比巨大的物质在集中,有几亿亿亿亿亿亿亿亿吨的重量,有几亿亿亿个太阳的重量,有几千亿上万亿个银河系的重量,它的直径会以上千万上亿的光年计算。这些超巨量的物质在那里猛烈的撞击,极速的旋转,极度地挤压。
六、这些暗物质与我们看到的物质并非是绝然两样的,它也是可见物质转化的,可见物质因为在宇宙核心的巨大拉力下以更细的粒子形式极速运动,光是无法侦测到的,因而就成了暗物质。而宇宙的核心是吸附一切的巨量物质体,承受巨大的压力,非常的致密,具有无比巨大的引力,光更是无法侦测和逃脱,因此也成为暗物质。暗物质不会永远阴暗,它会通过爆炸等方式的释放,又会成为明物质。暗物质虽然无法看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星系的运行轨迹和结构,来推知他们运动的路线和方向。要知道拉动星系运动的力量,并不是什么神秘力量,而是宇宙核心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它通过黑洞牵引着星系运动,就好像放风筝一样,星系就如同一个个明亮的风筝,在空中旋转飞翔,而暗物质流和宇宙核心就是线和风筝的控制者。虽然看不到线和控制者,但通过风筝的走向,我们是可以看清线的走向和控制者的位置的。
为什么宇宙一定会存在暗物质呢?《黄帝四经》云:“刑阴而德阳,刑晦而德明,刑微而德彰。”前面说过宇宙给予万物以德的时候,必定会施之以刑,德是促进,刑是制约,德会以阳光明亮彰显的方式出现,而刑则是以阴晦不明细微的方式出现,至阳出于至阴,至明出于至晦,至彰出于至微,这就是宇宙能够永恒地缔造万物的不变法式吧。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了解暗物质,要知道正是暗物质在支撑控制着整个可见宇宙的运转。
七、由于宇宙核心的巨大吸引力,而且越到后阶段,宇宙核心的吸引力越大,最终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逃不过宇宙的吸引,与宇宙核心归于一体,接受宇宙核心的熔炉再造。所以越到后面,星系越来越少,恒星越来越少,而宇宙中心的物质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宇宙中心的空洞也会越来越大,整个宇宙又将归于一片虚空阴晦。
也许就在宇宙所有物质都将归于核心的那一刻,由于整个宇宙的物质都集中在一起,在不断碰撞,挤压,高速运转下,压力和温度都达到了最大的临界点,再次发生大爆炸,于是新的明亮的宇宙又诞生了。宇宙就是这样永恒的在虚与同、阴与阳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中转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是永恒的存在,我们赖以依存的太阳和地球只是它的一个片段,匆匆过客而已。
八、所以说,太阳和地球有最终的结局,那就是最终会被黑洞吞噬,银河系也有最终的结局,那就是归于宇宙的核心。只有宇宙没有结局,永远花开花落,循环运转。人类的文明无论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发展多少亿年,都无法改变宇宙的这种运转模式,因为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宇宙早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了。《黄帝四经》云:“天执一也”、“天道环周,周迁往复”。即宇宙始终如一,循环往复,它是人类文明无法改变的,太阳,地球,人类及人类文明都是它花开花落的一个产物,是它运动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而已。因此,绝不是某个神或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创造了宇宙,而是宇宙创造了人类,人类再创造了人类文明,无论再高层次的人类文明,都只是永恒宇宙创造的万千世界里的一朵小小浪花而已。
九、《黄帝四经》云:“极而反者,天之生也”,“有常者,天之所以为万物命也。”地球和太阳最终的结局也许让人类感觉到宇宙的残酷,但我们要感谢宇宙,正是在宇宙永恒的运转模式下,使我们的地球和人类能出现在它其中的某一阶段,使我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目前的一切。这可能也正是宇宙创造和养育万物的一种方式,因此《黄帝四经》又云:“刑德相养,逆顺相成”,没有宇宙核心对宇宙物质的极限挤压,就不会爆发出无数像太阳那样璀璨夺目的恒星。没有黑洞对星系的不断吞噬,就不会有像银河系这样相对稳定的星系结构。
十、人类的科技是否能让人类摆脱最终被黑洞吞噬的命运呢?甚至逃脱宇宙核心的吸引,跳出宇宙,等待宇宙下个周期的来临呢?这是现在的人类无法得出肯定回答的。我们现在是在银河系里比较合适的位置,我们目前的科技应当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并且尽可能的去让人类适应将来地球环境的各种变化,尽量使人类在地球的时间能够待的久些。虽然我们的太阳和地球目前还是安全的,但由于黑洞的拉动,我们在公转的时候,也在逐渐地向着银河系的中心靠近。银河系的中心,绝对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那里非常明亮,恒星密集拥挤,正在排着队等待着被黑洞吞噬,接受宇宙核心的极限洗礼。因此为了未来的生存,人类必须要发展星际移民的科技。
将来我们如果必须要移民到新的星球,只能向银河系的外延迁移,这样可以尽可能的离黑洞远些。我们要移民到其他星系是不大可能的,要知道我们待在银河系,就好比待在一座以光速行驶的大船上,我们之所以没被吞噬,是因为黑洞在以它强大的推力不断让银河系这条大船远离宇宙核心,一旦我们脱离银河系,还没等我们到达另一个星系,就会瞬间被宇宙核心吞噬,如同黑洞吞噬它身边的恒星一样。因此我们人类想要在宇宙中得到永续生存,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不断向银河系边缘迁移,尽量延长被黑洞吞噬的时间,这样我们离宇宙的核心也会越来越远,直到银河系最后一个恒星快要被黑洞吞没的时候,再奋力一跃,跳出黑洞的捕捉,那时我们可能会等到宇宙再次爆炸的时候,从而又进入到新的宇宙时代。
十一、还有个问题,人类将来能够实现超光速飞行吗?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我们已经在超光速飞行了,只不过是坐在银河系这个大船上,感知不到而已。我们想向宇宙内部做超光速旅行,只有钻进黑洞,或脱离银河系,到时我们肯定可以顺着暗物质运动的方向以超光速做星际旅行,但我们得要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脱离宇宙核心的巨力吸引,否则只能是奔向宇宙核心,接受它的熔炉再造了。我们的宇宙探索还需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找到宇宙核心的具体位置,那里是所有宇宙物质最终集中的地方,是一切星系运动的源泉,是重铸一切的熔炉,是宇宙再生的起点,它会是个看上去无比巨大的空洞,但实则引力巨大,一旦被它捕捉,绝无逃脱可能,所以我们要找到它,一是知道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要远远的离开它,二是要观察它,掌握好它爆炸的时间和规律,从而为人类的永续生存找到解决办法。
十二、什么是真正的宇宙之道,《黄帝四经》云:“一者,其号也; 虚,其舍也; 无为,其素也; 和,其用也。“循环往复,始终如一,就是它的样子啊,无边无际,广大虚空,就是它的居所啊,客观存在,不为任何意志所改变就是它的本质啊,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它,就能使万物得到和谐与发展,这就是它的作用啊。这就是宇宙之道,宇宙不是人类创造的,也不是为人类所生的,更不会为人类特意的去做些什么。它是始终如一客观的存在,它创造一切,又收回一切,再又创造一切。所以人类未来的命运只能由自己决定,地球人类的智慧如果不能在宇宙的不断花开花落中找到永续共存的方式,就只能是和其他众多的生命一样在宇宙轮回中作一次快乐的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