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蔡小兵) 昨天,由湖北省统战部、湖北省民族宗教委员、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在湖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文物展将一直持续到今年的10月份。
在文物展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六千年来中华民族如何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荆楚大地,经过不停歇的交往、交流和交融,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文物展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早在6000年前就出现在长江流域。湖北省的黄梅县有一条由鹅卵石摆塑的长江流域第一龙。
在文物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音乐和舞蹈的民族。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孔子,在听了周朝的美妙音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超过现代任何音乐发烧友。
有观众认为,拥有能奏出黄钟大吕的湖北省博物馆,应当成为中国所有音乐爱好者的圣地。他们在湖北省博物馆,在聆听古老编钟的演奏时,遥想我们这个民族在少年时期,是何等的酷爱歌唱和舞蹈,是何等的活泼和进取!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崛起于富饶的荆楚大地的楚国,它的立国时间,早于同在长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楚国的发展壮大标志着中华文化,由中原地区扩展到长江流域。最后翻越崇山峻岭,直达两广。
文物展上,通过100多件玉器、陶器、筒牍、书画等珍贵文物,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中华文化如何从中原来到荆楚大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互滋养,最后形成并丰富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物展让我们看到,千百年来,荆楚大地上的人民是如何竭尽所能,贡献大一统、促进大融合、维护大团结。
人们在文物展上,还可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湖北人民勇敢地站出来,与强敌做殊死的搏斗。
文物展最为特别的是,展览通过文物告诉人们,湖北人对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的国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贡献。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传统京剧的道白发音,非常接近鄂东地区口音。
全国的朋友们,特别是湖北和武汉的朋友们,一定要来湖北省博物馆,看看这个文物展,它会改变您对湖北这中部地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