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深以海,这个词,我过去是略有所闻的。但却未曾探究或领会其具像的含义。
当缆车跃上龟峰山青翠林梢的刹那,猝不及防撞见如瀑布般飞泻泼洒开来连绵不绝的红霞——那是十万亩野生杜鹃在晨露中苏醒,用浓烈火焰的红宣告着“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狂欢时,对“春深似海”貌似有了点点滴滴顿悟。
沿着木栈道蜿蜒而上,山风裹挟着细碎花瓣迎面扑来。古杜鹃群落粗壮的虬枝斜逸横生,千百年来在花岗岩缝隙间倔强生长,此刻却以最柔美的姿态垂落红绡。
山径通幽,花影摇曳处,分明看见《帝京景物略》中“杜鹃啼血”的传说在枝头凝结成珠,每片花瓣都蓄着千年楚地的风骨。
偶然遇见几株白杜鹃隐在红云深处,宛若水墨画里走失的留白。
行至“杜鹃王子”古树前,五百年时光在斑驳树干刻下沧桑年轮,枝头却依然绽放着少年般的炽烈。
当地老人说,每当月圆之夜,古树虬枝会化作抚琴的仙人,与漫山杜鹃合奏《高山流水》。
此刻当不见仙人踪迹,但见花瓣簌簌而落,恍惚间竟有古琴泛音在耳畔流转。
山岚掠过花海,卷起层层绯色涟漪,竟让人分不清是风动,是花动,还是心动。
登上形似巨龟探首的峰顶,天地豁然洞开。 这时更能体会到“浪遏飞舟”,云海在脚下翻涌,山风扫过花海,卷起丈余绯雪,十万丛杜鹃如燎原之火漫过三十六峰,将整片山峦烧成通透的玛瑙色。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登临时留下的“春深似海”四字,此刻才觉出其中真意。
宋代诗人周文璞题《杜鹃花》道是:
云树重重和泪吟,
故宫遗庙有知音。
秦吴万里皆芳草,
染到山花恨最深。
诗人通过杜鹃花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伤感。突出了其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把感慨和遗憾通过秦吴万里皆芳草的描述得以强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逝去事物的留恋。
人间四月天,行走麻城龟峰山云间栈道,分明能听见春潮轰鸣。
这汪洋不似寻常花海平铺直叙,而是借着山势跌宕成惊心动魄的浪涌——北坡花瀑以七十度倾角直泻深谷,东麓花浪在风里卷起三叠回旋,西侧花潮漫过龟背石纹时突然碎作万千红蝶。
最奇绝处当属“杜鹃悬河”,百年古树根系咬住危崖,花枝却纵身跃下百米绝壁,将整片丹霞地貌染成倒悬的朱砂河。
麻城杜鹃为什么这样红?
麻城市本身就是大别山红色圣地,红四军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
“黄麻起义”打响了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76000名麻城儿女参加红军,7200多人参加了长征,143000多人没于战难,在册烈士12546名。在此诞生了以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张才千为代表的46位共和国将军。
杜鹃,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
杜鹃根系能穿透七米岩层汲取养分,花开时却把全部精气倾注枝头。
“岭上开遍映山红”。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漫山遍野的艳极而谢,原是生命最壮烈的抒情诗。(张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