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王小骞、赵爱鑫、杨安宁、张鑫) 正值武汉大学樱花盛放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实践成果在珞珈山下绽放光彩,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高智勇教授指导的“用户研究与产品战略”课程,三名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与一名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携手打造出校园文化IP“樱花兽”,以创意与科技融合的方式为樱花季注入新活力。
樱花兽的设计基于武汉大学的校园文化,融合二次元潮流文化幻想生物概念,以活泼可爱的风格在众多文创中脱颖而出。外形上,樱花兽略似狐类,耳大而尖,尾长且蓬松,体型娇小全身大致呈白色,头尾部沾青绿色。
萌趣IP赋能文创,跨界合作落地多元产品。“樱花兽”以珞珈山樱花为灵感,通过拟人化设计塑造出兼具灵动与科技感的形象。团队围绕这一IP开发了绘本、明信片、钥匙扣及毛绒玩偶等系列文创产品,并在樱花季校园摊位亮相,吸引众多师生游客驻足。产品设计不仅融合了武大樱花文化元素,更通过年轻化的视觉语言传递校园人文底蕴。
科技赋能体验升级,AI交互拓展IP边界。项目团队突破传统文创边界,联合计算机学院学生开发“樱花兽”微信小程序与AI交互机器人,于线下售卖点同步试运营。游客可通过小程序参与互动游戏、收集虚拟徽章,而具身机器人则提供智能导览与趣味对话功能,成为樱花大道上的“科技网红”。通过用户调研反馈,团队进一步优化了交互逻辑与场景适配性,探索文化IP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课程实践育人才,学科交叉促创新。此次项目是武汉大学推动“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实践的典型案例。高智勇教授表示:“从用户研究、IP孵化到技术实现,学生团队完整经历了设计转化全流程,既锻炼了跨学科协作能力,也为校园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范式。”参与学生坦言,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艺术表达需与技术落地并重”的设计思维。
此次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课程项目就好像一座横跨设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桥梁,从设计图纸走向AI大模型系统的过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学科交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