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竹简上的千年回响: 从秦律到文化自信的现代启示
2025-04-21 12:40:14   来源:今日湖北

我这位拥有30多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虽已退休多年,却仍怀揣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执着。4月16日,原单位省社保中心组织我们退休干部从武汉来到习近平总书记曾参观考察过的云梦县——云梦祥山博物馆参加学习活动,这于我而言,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收获之丰,远超预期。

当踏入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我站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前,看到沉睡两千余年的竹简,在恒温恒湿的精心呵护下,宛如沉睡的巨人,缓缓舒展着斑驳的身躯。那些用秦隶书写的文字,似灵动的精灵,穿越时空的迷雾,在 21 世纪的展厅里,与一群双鬓斑白的退休社保工作者们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场跨越时空的相遇,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伟大号召的生动实践,更成为当代中国人探寻文化根脉的独特窗口。

1745210344953585.png

简牍里的社会治理密码

讲解员那充满磁性的声音在展厅中回荡,当他解读秦简中“户律”“田律”等律令时,我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光芒击中,在竹片之间看到了某种熟悉的影子。这些关于户籍管理、土地分配、赋税征收的条文,恰似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始基因,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秦代官吏“喜”在竹简上记录的户籍档案,与今天社保经办机构处理的参保信息,在本质上都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着规范而细致的管理。秦人用刀笔刻录的“书同文,车同轨”的统一密码,在新时代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转化为“数据共享,服务互联”的数字治理,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柜中《封诊式》记载的司法检验流程,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与现代社会工伤认定程序形成了奇妙的呼应。那些要求官吏必须实地勘察、多方取证的条文,与今天强调程序正义的行政规范如出一辙,彰显着法治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秦简中“不直者罪”的司法追责制,恰似现代行政问责制的古老先声,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社会治理的严谨与公正。这些发现让退休的社保工作者们倍感亲切,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我们为之奉献一生的社会保险事业,竟能在秦简中找到如此清晰的历史注脚。

1745210356150383.png

文明传承的当代启示

展厅里,习总书记的指示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当老同志们戴上老花镜,如同虔诚的信徒,仔细辨认竹简上“首自实田”的墨迹时,这句话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获得了具象化的诠释。秦代要求百姓自行申报土地的制度设计,与现代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种建立在个体诚信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智慧,在数字时代正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延续着。

面对刻有《为吏之道》的竹简,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贤臣良吏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读到了“宽裕忠信,和平毋怨”的为官箴言,这些写在竹片上的政治伦理,与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强烈的精神共振,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秦简中“毋苛政,毋暴刑”的警示,在新时代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的现实要求,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与指引。当参观者在“喜”的墓室复原场景前驻足,不仅看到了殉葬的毛笔与竹简,更触摸到了中国文脉中“敬惜字纸”的文化基因,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1745210366938602.png

文化自信的时空对话

行走在展厅,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老同志们自发形成的小型讨论会。他们围坐在一起,用自己丰富的社保工作经验,与竹简记载的古代治理智慧展开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对话。有人指着《厩苑律》中关于耕牛养护的规定,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笑谈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演变;有人对照《金布律》中的货币管理条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探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今昔之变。这种跨越职业身份的文化共鸣,正是文物活化的最佳注脚,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与魅力。

1745210383405318.png

当看到秦简中关于“七十岁以上老人免役”的律令时,整个参观队伍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震撼,发出会心的惊叹!这条写于公元前三世纪的社会保障条款,让从事社保工作数十年的老同志们热泪盈眶。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毕生致力的民生事业,原来植根于如此深厚的文明土壤,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体现。这种时空对话带来的文化自信,远比任何说教都更具震撼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保险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1745210398557187.png

走出博物馆时,夕阳的余晖为云梦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是大自然对这场文化之旅的馈赠。老同志们带着竹简给予的启示踏上归程,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思考。那些刻在竹片上的古老智慧,正通过当代人的解读获得新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今天的治理实践,也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了文明坐标,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当社保卡与秦简在精神层面相遇,我们读懂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在守正与创新的交融里,文明的火种永远闪耀。这或许就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诠释:既能在千年竹简上照见来时的路,更能在新征程的卷轴上接笔永续华章。(侯绍军)

编后语

本文通过退休社保工作者参观云梦祥山博物馆的所见所感,深入探讨了古代政策与现代社保政策的关联,为理解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注脚。文章以独特视角和深刻见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获得了广泛认可,是文化传承与自信的优秀实践。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奔涌向前的文明长河中永续星火新篇。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