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彩虹郡幼儿园因创新开设幼儿足球特色课程,并在连续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引发家长和社会关注。该园将足球运动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趣味化、游戏化的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幼儿体能素质,更在培养运动习惯、团队协作能力和抗挫折意识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成为学前教育领域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案例。
课程设计:专业与童趣结合
幼儿园针对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联合专业幼儿足球研究团队优爱动足球。训练场地上,迷你球门、彩色标志盘和卡通训练服营造出童话般的运动场景。课程以"游戏化教学"为核心,将运球、传球等基础技能融入情境游戏,配合音乐律动和绘本故事,让孩子在奔跑嬉戏中自然掌握运动技巧。
"我们拒绝‘成人化’训练,更注重激发兴趣。"主教练桂杰、张柏群老师介绍,每节课设置"挑战关卡",幼儿需通过合作完成传球接力、趣味射门等任务,过程中既锻炼身体协调性,也培养规则意识。
成长蜕变:从怯场到自信
|在持续 3 年的足球教育进程中,足球陪伴着彩虹郡孩子们一路成长,见证了众多孩子令人欣喜的变化,也一次次被孩子们成长的故事所打动,彩虹郡幼儿园负责人张珺女士,深耕幼儿教育多年,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园长妈妈,她见证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到孩子们的变化,不仅感慨万千,她细心观察着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和蜕变。在足球场上,一个个曾经胆小内向、身体瘦弱的孩子,逐渐变得强壮有力了;那个曾经体弱多病的孩子,通过在足球场上半年的坚持,身体素质大幅提升,生病次数显著减少;还有曾经因精力过于旺盛、运动能力强,给老师安全管理带来压力而转园的孩子,足球运动恰好满足了其身体发育需求,释放了过剩精力,顺利进入小学后,成长为遵守纪律、专注学习,令父母满意的孩子;那个平日里内向腼腆、不爱交流的孩子,在球场上却能顽强拼搏、积极争抢,展现出良好的张弛有度,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曾经毫无规矩、任性而为的孩子,因为对足球的热爱学会了自我克制,实现了自我约束;更有一群柔弱的女孩子,扎着马尾辫,在球场上勇敢自信,她们不甘落后,在竞争中始终保持着团结进取的精神……
这一切,皆是足球赋予孩子们的成长馈赠!
彩虹郡足球特色课不仅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也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认同。大班家长杨女士分享,原本内向喜静的女儿成为"足球小将"后变化显著:"从不爱运动到现在每天主动练习跳绳,热爱踢球,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通过足球训练,还学会了和小伙伴战术配合。
中班家长张先生也表示:“足球是风靡全球的第一大运动项目,足球课带来的不仅是体能提升,还教孩子们学会坚持、包容与沟通,面对困难时会说‘我们再试一次’。”
专家视角:运动塑造健全人格
儿童心理学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肖劲松博士肯定这一探索,他表示:"运动不仅能赋予孩子们健康的体魄,还能改变儿童大脑结构,促进大脑发育,对大脑功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塑造坚韧性格,增强自信心。同时,运动也是幼儿社会化的天然课堂。足球运动中的角色分工、胜负体验,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竞争观和抗压能力。"
随着"双减"政策深化,彩虹郡幼儿园的实践为学前教育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当童真的笑声回响在绿茵场,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未来运动员的萌芽,更是一个个完整人格的生动成长。
据悉,彩虹郡幼儿园目前足球教育已全面覆盖 3 岁幼儿群体。同时,该园也通过分阶段培养的策略,将培育过程细分为兴趣培养初始阶段、素质培养阶段、技能培养阶段以及专业技术阶段。此培育体系依据幼儿个人身体素养的差异,打破年龄限制灵活实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都说比赛是检验竞技类运动成效的最佳方式,彩虹郡幼儿园自 2021 年冬季起,不仅成功举办了六届 “彩虹杯” 幼儿足球趣味赛,在2022年—2024年期间,彩虹郡幼儿园的足球小将们还连续多次获得中国足协以及湖北省青少年足球嘉年华比赛中,斩获冠亚军、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2024 届毕业生进入小学后,代表小学参加全洪山区 80 支足球队参与的 “步速杯” 比赛,勇夺第一名。这些毕业生而今已经分布在全市各小学,均成为了小学校队的主力球员。
或许,这正是教育最美的样子:在热爱中养成习惯,于奔跑间收获成长。(通讯员:杨艳 何苗苗)